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釋名】步,行走;廊,走廊。正中為「庭」,兩邊為「廊」,穴在中庭之旁,故名。 【位置】 胸部正中線(中庭)旁2寸,第五肋間隙凹陷處。
- 《針灸甲乙經》:「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 《醫學入門》:「去中庭外二寸」。
【解剖】 - 肌肉:胸大肌起始部、肋間外膜、肋間內肌。(深層為肝臟下緣,左側為心臟)
- 神經:第五肋間神經前皮支,深層為第五肋間神經。
- 血管:第五肋間動、靜脈。
【操作】 斜刺或橫刺0.3∼0.5寸,不可深刺。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功效】 寬胸、利氣、降逆。 - 古典:胸脅支滿、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嘔吐、不嗜食、喘息不得舉臂,嘔吐、不嗜食、膈逆不通、鼻塞。
- 現代:肋間神經痛、驚悸、怔忡。
【配穴】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