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 | 針灸大成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
【類別】合(土)穴。 【釋名】 天,指高處;井,四周高峻,中間低窪之處。穴居上臂,肘尖上方,肱骨鷹嘴窩凹陷處,故名。 【位置】 上臂伸側面,屈肘時肘尖直上一寸凹陷處,當肱骨鷹嘴窩部。
- 《靈樞•本輸》:「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屈肘乃得之」;
- 《太素•本輸》楊上善註:「肘後一寸」;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曲肘後一寸,叉手按膝頭取之,兩筋骨罅。」
【解剖】 - 肌肉:肱三頭肌。
- 神經:臂後皮神經,橈神經肌支。
- 血管:肘關節動、靜脈網。
【操作】 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艾條溫灸5∼15分鐘。 【功效】 疏風,清熱,消結。 - 古典:頭痛,目赤,耳聾,喉痹,瘰癧,瘡腫,隱疹,癲癇,驚悸,胸痹,心痛,咳嗽上氣,唾膿,五噎十膈,翻胃吐食,頸項肩背痛,臂痿痹不仁、肘痛引肩不可屈伸。
- 現代: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頸淋巴結核。
【配穴】 - 胸痹心痛:天井、臨泣。
- 悲愁恍惚、悲傷不樂:神道、心俞、天井。
- 頸淋巴結核:天井、曲池透臂臑
頁首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