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著色黴菌病
【概述】

著色黴菌病是由幾種著色黴菌侵犯皮膚和皮下組織引起的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多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在我國常見於山東、河南、廣東等地。常見的致病菌有長氏枝孢霉、裴氏著色霉和疣狀瓶霉。常於外傷後發病,皮損好發於暴露部位,病情頑固遷延不愈,可造成肢體殘廢。

【臨床表現】

1.多見於農民,病人常有外傷史; 2.好發於四肢等暴露部位; 3.病損單側,在原外傷部位出現結節、斑塊、污褐色,周圍繞以紫紅色浸潤帶,以後斑塊破潰表面有顆粒狀肉芽,病情發展緩慢。 4.自覺症狀輕微,最終可引起象皮腫,個別可播散至全身皮膚,甚至引起腦膿腫,腦膜炎。

【診斷】

1.農民多見,常有外傷史; 2.皮損好發於暴露部位; 3.典型皮損表現; 4.直接鏡檢可見棕色成群、厚壁孢子或分隔菌絲,著色黴菌培養陽性; 5.皮損組織病理(PAS染色)在表皮微膿腫及多核巨細胞內可見棕色厚壁孢子。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 1.內用系統抗真菌藥; 2.外用抗真菌製劑; 3.局部手術切除、鐳射、冷凍、熱療或物理療法。

用藥原則 1.早期損害或損害小而局限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或手術切除植皮、鐳射及冷凍治療。手術前常需系統抗真菌治療1個月左右; 2.中晚期損害或損害較廣時多採用系統抗真菌治療,輔以局部外用真菌製劑、熱療或物理療法; 3.5-Fc常與其他抗真菌藥合用以降低毒副作用,減少耐藥; 4.二黴素B副作用較大,一般僅用於其他抗真菌藥物治療無效者。

【治癒標準】

1.治癒:皮損體徵消失,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每月1次,連續3次陰性; 2.好轉:皮損體徵部分消退,真菌檢查陰性或陽性; 3.未癒:皮損體徵無改善,真菌檢查陽性。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