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膽氣虛
別名膽氣虛怯
【概念】

膽氣虛證是指膽虛氣怯所引起的以膽怯,驚悸、為主症的一系列證候。多由七情內傷,或因氣虛累及膽腑而成。

主要臨床表現為:膽怯、怔忡、常易驚恐、遇事不決、夜寐不安、多夢、氣短乏力、或伴頭目眩暈、視物模糊、脈弦細、舌質淡紅。

膽氣虛證多見於「驚悸」、「不寐」、「癲狂」、「鬱證」、「厥證」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心膽不寧證」、「肝氣虛證」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膽氣虛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

  1. 如「驚悸」出現本證,表現為頭暈欲嘔、膽怯易驚,坐臥不安、虛煩不得眠、善嘆息,視物模糊、煩躁多痰、食少泛惡、脈弦細、苔膩,係七情內傷,氣機逆亂,痰熱上擾所致,治愿化痰降濁,溫膽寧神,方用溫膽湯(《千金方》)加減。
  2. 見於「不寐」中,表現為失眠多夢、善驚易恐,膽怯心悸、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質淡紅、脈弦細。《沈氏尊生書‧不寐》說:「心膽懼怯,觸而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眠。」乃體質贏弱,膽氣素虛;或暴受驚駭所致,治應益氣鎮驚,安神定志,方選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或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3. 見於「癲狂」病中,則表現為精神失常、沉默痴呆、恐懼易驚、語無倫次,或不寐煩躁,舌紅苔黃、脈滑數。此因思慮太過,膽氣虛怯,心神不寧,痰氣鬱而化熱所致,治須清熱滌痰,寧神定志,方選溫膽湯酌入磁石、生代赭石、朱砂等重鎮安神之品。
  4. 見於「鬱證」,表現為心情抑鬱、精神恍惚,觸事善驚、多憂善哭、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每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累及膽腑所致,治宜解鬱理氣,養心安神,方選越鞠丸(《丹溪心法》)合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加減。
膽氣虛證日久失治,常影響心氣,導致心膽氣虛證,而見驚悸怔忡;膽與肝相表裏,膽氣虛每易發展成肝膽氣虛,出現脅下隱痛、筋脈攣縮、耳鳴耳聾等症。

【類證鑑別】

  1. 肝氣虛證與膽氣虛證:肝主疏泄與膽互為表裏,膽氣虛證多因肝失疏泄所致,且二者均屬氣虛,常易混淆。但肝氣虛者由於七情鬱結,或在肝血虛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故症見憂鬱寡言、懈怠疲乏、頭疼脅痛、視物不明;而膽氣虛者主要為情志內傷,故症見善恐易驚、失眠多夢,或兼有頭眩、視物昏花、每不嚴重,可資鑒別。
  2. 心膽不寧證與膽氣虛證:兩證均可見情志失調、睡眠不安的症狀。心膽不寧證有屬實、屬虛的不同:可因心氣虛弱累及於膽,或由膽氣虛導致心氣亦虛而成心膽不寧之虛證,症見心悸恍惚、夜不成寐;亦有痰熱內阻,膽氣鬱而化火,擾亂心神而導致心膽不寧之實證,症見心煩口渴、時易躁怒、舌尖紅赤。膽氣虛證乃膽氣不足所形成,純屬虛證,症見膽怯心悸、頭暈目眩、失眠多夢。以此為辨。

【文獻別錄】

  1. 《張氏醫通‧恐》:「頭眩而恐,脈弦無力,屬膽虛,六君子加柴胡、防風、當歸,兼進加減八味丸。膽虛目暗,喉痛數唾,眩冒王色所障,夢見爭訟,恐懼面色變者,補膽防風湯。」
  2. 《張氏醫通‧驚》:「臥多驚魘遺溲者,補膽防風湯加羌活、桂枝,此下焦風寒,宜風藥行經也。」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