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氣陰兩虛
別名氣陰虛、氣陰兩傷、氣陰欲脫
【概念】

氣陰兩虛證是指機體的元氣和真陰兩個方面同時都出現不足,它既有肺、脾、腎三臟元氣虧損的症狀,又有五臟津液內耗,營陰不足的陰虛熱盛的表現。本證常見於外感溫病及內傷雜病的中後期,因經久不癒,或汗、吐、下、利太過,氣陰耗傷所致。

本證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神疲乏力,汗出氣短,乾咳少痰,納呆,口乾咽痛,頭暈目眩,午後潮熱,心悸,手足心熱,腰痠耳鳴,尿少便結,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

本證散見於外感溫熱病中的「春溫」、「暑溫」、「濕溫」,「秋燥」及內傷雜病的「胃脘痛」、「肺癆」、「心悸」、「勞淋」等病變中。

氣陰兩虛證應與「氣血兩虛證」、「陰陽兩虛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由於形成本證的病因、病邪以及病變性質,病位的不同,臨床應詳加辨析。在外感溫熱病中,

  1. 本證可見於「春溫」,多因感受春令溫熱之邪,邪熱客於氣分,熱結陽明,耗傷氣津,導致胃腸傳導失司而表現身熱,神疲乏力,口乾咽痛,少腹脹滿堅實,大便秘結,苔焦黃,脈沉弱等症,治宜益氣養陰,增液導下,方選新加黃龍湯(《溫病條辨》)加減。又可見於「暑溫」,多因暑令炎熱,熱邪逼汗,易於耗傷氣陰,《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金子久醫案》中曾說:「經大汗則氣從此外耗,為大熱則陰由此內耗」。若暑傷氣陰,症見汗出多而身熱,肢體倦而神疲,口渴而心煩,脈虛而無力,治宜清暑熱而益氣陰,方選王氏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加減;若暑熱退而氣陰耗損過極,慎防液耗氣脫,症見發熱已退,汗出不止,口渴煩熱,氣短喘促,脈散大無力,此氣不固攝而陰不內守也,急以益氣斂陰,生津固脫,方選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加減。
  2. 又如本證在「濕溫」病中,多因屢經發汗,由於濕性粘滯,汗出而濕熱不解,濕遏鬱而氣陰大虧,出現發熱汗出不解,神倦氣怯,胸腹部白㾦乾白如枯骨,舌淡,苔滑膩,脈細數等氣陰兩虛的「枯㾦」,治宜益氣養陰,生津斂液,方選生脈散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加減。
  3. 本證又可見於「秋燥」中,秋令燥邪犯肺,燥易化熱而傷氣陰,出現身熱,乾咳無痰,氣喘口渴,心煩,胸脅脹悶,口鼻乾燥,苔少,舌邊尖紅,脈細數等症,治宜清肺潤燥,方選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加減;
  4. 若燥邪化熱,灼傷肺胃,津液內耗,會出現肺胃氣陰兩傷,症見身熱不揚,乾咳不已,胸腹隱痛,胃脘有灼熱感,咽乾口渴,舌燥苔剝,脈細數,治宜清養肺胃,方選沙參麥多湯加減。
  5. 若溫邪熱毒,深入下焦,耗傷真陰,或誤用汗法,會出現心悸,震蕩不安,自汗不止者,表現為心腎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鎮攝,扶正培元,方選救逆湯(《溫病條辨》)加減,其方後指出:「脈虛大欲散者,加人參二錢」。
在內傷雜病的辨證中,本證往往涉及二個或二個以上的臟腑。
  1. 如本證在「胃脘痛」中,多因飲食不節,脾胃素虛,更加七情內傷,肝氣鬱滯,氣鬱化火,橫逆犯胃,灼傷胃陰,表現為脾胃肝之氣陰兩虛,症見胃脘隱痛脹滿,脹甚於痛,嘈雜口乾,神疲乏力,時有噯氣,大便溏薄,胃脘部時有灼熱感,舌紅,苔少,脈細弦無力,治宜調肝和胃,益氣養陰,方選養胃湯(《證治準繩》)合芍藥甘草湯(《傷寒論》)加減。
  2. 又如「肺癆」而見本證者,多因稟賦虛弱,起居不慎,勞倦思慮,耗散元氣,正氣不足,瘵蟲乘虛而入,損傷肺陰,出現脾胃肺之氣陰兩虛,症見咳嗽咯血,午後潮熱,臉泛桃紅,氣短神疲,語聲低微,自汗盜汗,納食減少,舌紅苔少,脈細無力,治宜益氣養陰,培土生金,方選月華丸(《醫學心悟》)加減。
  3. 本證又可見於「心悸」病中,多因素體虛弱,脾胃不足,思慮過度,耗傷心血,血虛而陰虧,出現脾胃心之氣陰兩虛,症見心悸不寧,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口乾咽痛,手足心熱,神疲乏力,舌淡紅,苔少,脈細數或結代,治宜益氣養心,滋陰寧神,方選天王補心丹(《世醫得效方》),或炙甘草湯(《傷寒論》)加減。
  4. 本證還可見於「淋證」中,多因久淋不癒,脾胃元氣虧損,更兼勞累過度,房室不節,或利滲傷津,出現脾胃腎之氣陰兩虛,由於遇勞即發,故稱「勞淋」。症見小便淋瀝,反覆發作,精神困憊,少腹脹墮,口乾咽痛,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細數,治當健脾益氣,滋陰補腎,方選七味都氣丸(《醫宗己任編》)加減。
上面重點闡述了由脾胃氣虛而影響其它臟腑所出現的本證。當然,還可見因肺氣虛或腎氣虛而影響其它臟腑所出現的本證,如可見
  1. 肺脾氣陰兩虛所致的「肺痿」;
  2. 肺心氣陰兩虛所致的「怔忡」;
  3. 肺肝氣陰兩虛所致的「咳血」;
  4. 肺腎氣陰兩虛所致的「喘證」;
  5. 心腎氣陰兩虛所致的「不寐」;
  6. 肝腎氣陰兩虛所致的「中風」
等等。總之,臨床應從整體觀及臟腑相關學說出發,抓住氣陰損傷的部位、主要臟腑,才能從錯綜複雜的病症中分辨清晰,有條不紊。

必須指出,不論外感或內傷為患,本證多見於素體氣虛或陰虛之人。好發於夏秋季節,因暑夏炎熱,易於耗氣傷陰,秋燥犯襲,易於化熱,灼傷氣陰而致本證。除上述病因外,尚應重視醫源性因素,由於誤下、誤吐、發汗過多、利滲無度等,可使機體的元氣虧損,陰液丟失,從而導致本證的出現,不可不慎。

綜上所述,本證在演化的過程中,每每可兼夾鬱、痰、瘀等病邪。氣陰兩虛而夾氣鬱者,多因情緒抑鬱,肝鬱化火而加重氣陰的耗傷,如乾咳喘息等症;氣陰兩虛而兼夾痰熱者,多因脾氣虛而痰濕內停,化燥熱而氣陰更傷,如眩暈等症;氣陰兩虛而兼夾瘀血者,多為瘀血阻滯而化熱傷陰,如噎膈、癥積等症。對於兼夾病邪者,當攻補兼施,切不可濫施峻劑,若攻伐太過,有犯虛虛之戒。俗有「溫陽易而復陰難」之說,說明氣陰的恢復要有一個過程,宜緩緩圖治,不可操之過急,妄投滋膩,反礙胃氣的生發。氣陰兩虛證若不能漸漸恢復,氣虛及陽,可導致陰陽兩虛證。這是氣血陰陽虛證發展至後期,必然會累及腎陰、腎陽的根本。最後,由於元陰、元陽的衰竭,陰陽離決,生命也就停息了。

【類證鑑別】

  1. 氣血兩虛證與氣陰兩虛證:二者臨床上均可見神疲乏力,呼吸氣短,納食少罄的「氣虛」表現。但氣血兩虛證是「氣」與「血」兩個方面均見虧損,人體化源不足,臟腑功能衰退,症見神疲乏力,呼吸氣短,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無華,手足麻木,指甲色淡,舌淡而嫩,脈細弱無力等症狀。與氣陰兩虛證的鑒別要點為:
    • 一、氣血兩虛證是氣血同病,而氣陰兩虛證是氣陰同病。
    • 二、前者有明顯的「血虛」症狀,如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口唇指甲無華;而氣陰兩虛證則有明顯的「陰虛生內熱」的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痛,午後潮熱,手足心熱。
    • 三、氣血兩虛證在疾病演變過程中,可因血虛而致陰虧,導致氣陰兩虛,兩者在病機上互有關聯。
    • 四、氣血兩虛證治當補益氣血,而氣陰兩虛證治宜益氣養陰生津。
  2. 陰陽兩虛證與氣陰兩虛證:二者均屬虛證,且都有陰虛證的表現。但陰陽兩虛證主要是指腎的元陰、元陽俱虛,不論心、肺、肝、脾的陰陽不足,發展至後期,必然會累及腎之真陰真陽,因為腎陰腎陽是全身陽氣和陰液的基礎,故臨床所指陰陽兩虛,即是指腎。而氣陰兩虛證的病變部位,不一定在腎,五臟皆可出現。氣陰兩虛證有明顯的神疲乏力,語聲低微,呼吸氣短等氣虛症狀;而陰陽兩虛證不僅有陰液不足的表現,還可見陽氣不足,陽虛生外寒的表現。例如「肺癆」所致的陰陽兩虛證,可見咳嗆咯血,上氣喘促,動輒更甚的肺部表現,並有腎陰虛的骨蒸勞熱,盜汗遺精,又有腎陽虛的腰膝痠冷,形寒肢冷,自汗陽萎,舌淡胖,脈沉細等症。故臨床上只要抓住陽虛生寒的特點,不難鑒別兩證。

【文獻別錄】

  1. 《外感溫熱篇》:「再有一種白㾦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濕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以甘藥補之;或未至久延傷及氣液,乃濕鬱衛分,汗出不出之故,當理氣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為氣液竭也。」
  2. 《溫病條辨‧下焦篇》:「熱入血室,醫與兩清氣血,邪去其半,脈數,餘邪不解者,護陽和陰湯主之。」「暑邢久熱,寢不安,食不甘,神識不清,陰液元氣兩傷者,三才湯主之。」「久痢陰傷氣陷,肛墜尻痠,地黃餘糧湯主之。」「久痢傷陰,口渴舌乾,微熱微咳,人參烏梅湯主之。」
  3.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馬培之醫案》「脈象虛細,左關較弦,脾胃久虧,肝陽偏旺,加以操持過度,心氣亦虛。入夏以來,又感寒暑之邪,致患腹痛泄瀉諸候,現已就痊。黎明時腸鳴腹痛,口泛清涎,四肢骨節酸痛,口渴心煩,夜不安寐。餌葷則便薄,舌苔中剝,氣陰兩傷,中氣不能建立,偏寒偏熱之劑,在所難投。擬調養心脾,兼立中氣。黨參、淮藥、棗仁、烏梅、白芍、炙草、于朮、當歸、茯神、料豆、炙耆、益智、紅棗。」
  4.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金子久醫案》「又,年逾七十,病越兩旬,不獨真陰受損,抑亦真氣被耗,投膠地入陰而保液,參參麥入氣以存津。兩日以來,似見轉機,烈勢漸見退舍,津液亦見來復。脈象剛躁亦減,舌質剛燥未澤,大便六日不更,腑氣通降失司,餘波熱痰,由此留戀。治法仍從原意增損。西洋參、鮮大生地、阿膠、犀角、煅石膏、人中黃、瓜蔞仁、丹皮、銀花、桔梗、竹瀝、桑葉。」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