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症狀小兒痿證
別名痿疫
【概念】

小兒痿證,是指小兒四肢軟弱,不能隨意運動的病證,臨床以下肢為多見。

小兒痿證,在《素問.痿論》中稱「痿躄」;後世有稱「軟腳瘟」、「軟風」者。由於它具有傳染性,故又有「痿疫」之稱。近代醫家認為《醫林改錯》中的「小身半身不遂」頗類此證。

本症多見於5歲以下小兒,以1-2歲發病率最高,多流行於夏秋季節。本證與成人的「肢體痿癈」在年齡與發病季節上,均有明顯不同。

【辨證分析】

  1. 濕熱初侵,邪犯肺胃︰肢體肌肉疼痛,屈伸困難,皮膚感覺過敏,不喜撫抱,甚則頸項強直,常有發熱汗出,咳嗽流涕,惡心嘔吐,煩躁或嗜睡,便溏溲黃,苔薄膩,脈濡數。乃因外感風濕熱疫毒,內傷生冷不潔之物而致。肺為清肅之臟,主一身之皮毛,疫毒外襲,肺氣鬱閉,營衛不和,致見發熱咳嗽等表證;穢濁之氣內傷脾胃,使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故有嘔吐便溏等裡證。疫毒流注經絡,使氣血不得宣通,濕熱不攘,筋脈拘急,故見肢體疼痛,皮膚感覺過敏,甚則頸項強直。疫毒初犯,病屬實證,治宜祛風解表,清熱利濕,佐以通絡。方選葛根黃芩黃連湯甘露消毒丹加味。
  2. 濕熱阻絡,氣虛血瘀︰以四肢癱瘓為主,尤以下肢不對稱癱瘓為多見。發熱漸退,肢體軟弱無力,皮膚欠溫,或口眼歪斜,舌質紅,苔膩,脈細滑。由於正氣無力達邪,或失治誤治,使濕熱之邪深入經絡,鬱結陽明。陽明主潤宗筋,主束骨而利關節。濕熱內鬱不解,必致胃氣匱乏,四肢無所稟受,則宗筋鬆弛而無力束骨;故見肌肉鬆弛,肢體癱瘓。濕性重濁而性趨下,所以尤以下肢癱瘓為常見。治宜清熱利濕,益氣活血,方用三妙丸合補陽還五湯,若口眼歪斜者,加用牽正散。
  3. 邪去正虛,肝腎虧損︰癱瘓日久,肌肉萎縮,皮膚發涼,甚或出現各種畸形,具有癱、萎、軟、鬆、冷、變形的特點。舌淡紅,少苔或無苔,脈沉細弱。癱瘓日久,邪雖去而正氣不復,尤以精血兩傷,肝腎虧損為重。肝主筋,腎主骨,精血不能潤養筋骨,故見肢體變形,肌肉失去濡潤滋養,則萎縮而不知所用。治宜補益肝腎,溫通絡脈,方用地黃飲子加味。若陰陽兩虛,氣血大傷者,則需大補氣血,滋填肝腎,可用十全大補湯虎潛丸化裁。
小兒痿證,在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加強營養,積極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並配合針灸、推拿療法,以促早癒。

【文獻別錄】

  1. 《幼科證治準繩.注夏》:「脾為太陰,位屬坤土,喜燥而惡濕。故凡脾胃之氣不足者,遇長夏潤溽之令,則不能升舉清陽,健運中氣,又復少陽相火之時,熱傷元氣,則肢體怠惰不收,兩腳痿弱。」
  2. 《醫林改錯.論小兒半身不遂》:「兒自周歲至童年皆有。突然患此症者少,多半由傷寒、瘟疫、痘疹、吐泄等症,病後元氣漸虧,面色青白,漸漸手足不動,甚至手足筋攣,周身如泥塑,皆是氣不達於四肢。」
  3. 《類經.十七卷.痿證》:「治痿者當取陽明,又必察其所受之經而兼治之也。如筋痿者取陽明厥陰之滎俞,脈痿者取陽明少陰之滎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