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因素會造成頭痛,大抵可分為外感因素(如外感風寒)、內傷因素(生理失衡、心理壓力、腫瘤壓迫、...)、不內外因(如車禍、撞擊)、或混合型。 西醫較擅長處理的部份多屬外傷、顱內出血、感染性腦炎等急症的症狀控制、生命跡象的穩定,腫瘤的切除等。對於感冒風寒、慢性病造成的頭痛,無明顯器質病變者,則僅能症狀療法,通常是給服止痛藥抑制疼痛,但若患者未能自癒,症狀拖久之後,病因若未除,會變成慢性、習慣性頭痛。而止痛藥久服必變生它病(例如心臟衰竭),所以建議這類患者還是採中醫方式處理。 中醫認為,平素無病,突然頭痛,多屬新病,多為外感因素,例如感冒風寒,人體體質尚佳,易治,儘快採中醫治療,去除病因,可以根治。久病多內傷、或兼挾外感,人體內已失衡,體質已差,難醫,但中醫還是可以借由改變失衡的體質而根治疾病,療程視疾病嚴重度,患者須有信心與毅力。 現代人的頭痛絕大多數是內外因素挾雜的複雜狀況,在西醫的統計以原發性頭痛佔大多數,所謂「原發性」的定義就是西醫認為原因不明,檢查不出問題。事實上,這類頭痛的病因皆為巨象因素,包括外在壓力、病態的生活飲食習慣、體內環境失衡等等,不是單純微觀的一兩隻細菌、病毒在作祟,或有明顯的器質性毀損,現代醫學既然找不到「病因」,無怪乎得長期服用止痛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