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談徐靈胎「針灸失傳論」的歷史意義
來源陳方佩/台北榮總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內容】

針灸一學相沿甚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朝時代,就已有經絡走向及氣血循環論,同時已有11經脈61腧穴。之後,逐步將穴道定位,晉甲乙經時有12經脈138穴。至宋朝王惟一,始將經絡與穴道配合成完備的系統,而有14經與354穴。至於針法灸法,則在漢以前已知用艾草燒,且已有九種針具可用,顯見工具與理論的發展,在老祖宗時代就有過相當的變化。於是當我們在2002年仍沿用針灸時,是否有能力去做什麼改變,還是只能固守我們以為是「一以貫之」的傳統?此刻,我們有必要對針灸在過往歷史中的變化做一分辨。本文就是由清朝儒醫徐靈胎先生的針灸失傳論,來談論清朝至今的時空變化與歷史意義。

徐靈胎先生,名大椿,字靈胎,吳江人,隱於洄濱,晚號洄溪老人,生於清乾隆雍正年間。「凡星經水利音律武藝,靡不通貫,尤精醫術。」著有難經經釋、內經詮釋、神農本草等十六種醫書。其於「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章「針灸失傳論」,是黃維三教授所著針灸學中唯一引述的「失傳論」,可見在中醫學史上有獨特之地位。

其論針灸之失者有十,一失為不依經之曲折,只由體表取穴。二失為只用特效取穴,不取經治病。三失為不利用五俞穴之五行涵意。四失為只轉針,不顧補瀉法則。五失為不問氣之至與不至,轉針而已。六失為不論四時,每穴之下針深淺已定。七失為少用於藏腑七竅等病,多用治形體、屈伸之病而已。八失為不用出血法,九失為只用直刺法,廢九變十二節法。十失為只用毫針或員針,其他九針已少用。所以他認為,這就是為什麼當其世已看輕針法,針術也不甚流行的原因了。

徐老不知道,在他身後二百多年,針術只藉直刺、捻轉、治肌肉關節痛症,已在全世界掀起了實用與研究風潮。他所憂心的失傳問題,反而不是問題,而是具有方便易學的優點了。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