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生命一誕生,就有了自己的特徵。它與非生命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能夠進行自動調節。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體內存在著一個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完善體係,以保持自身的協調、穩定和與外界環境的統一。這個自我調節與自我控制體係,中醫學是通過"亢則害,承乃制"的理論加以說明的。

自從《內經》將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五行學說引入,使之成為只有醫學特點的理論原則,就統一了中醫學對自然界、生命、疾病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建立了從整體和思辯性出發的中醫學生理病理理論。陰陽學說的精神,體現了對立統一是宇宙間普遍規律的認識,其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和疾病本質的認識則可用"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概括之。同時,在陰陽學說的基礎上,五行學說闡發了人體各臟腑器官組織的統一和人與自然的統一。五行中各"行"間的生克制化,便是維持人體協調與穩定的基本結構。五行學說不僅將相關的事物聯係成為整體,而且將其置於運動變化的過程之中,抓住了協調與穩定的關鍵問題。《素問‧五常政大論》云:"太虛寥廓,五運回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素問‧六節藏象論》亦云:"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明確指出五行運動不已的原因在於五行之間的盛衷盈虛。五行之間還具有"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素問‧玉機真藏論》)的特徵。可見,五行學說使中醫理論具有整體穩定、藏係相關、結構有序的特徵,為研究生命相疾病的運動變化規律奠定了理論基礎。

根據五行的"生克制化"與"乘侮勝復",可以推論五臟間的控制協調關係。《素問‧天元紀大論》曰:"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且"勝至則復","衰乃止耳"。這就清楚地說明,在正常狀態下,人體存在一種自我調節的本能。某一方面有偏盛或偏衰,可通過自身調節得到克服或相互抵消,藉以恢復穩定。可以認為,陰陽五行理論的靈魂,就在於闡明內外環境的統一,闡明人體具有自身穩定能力和如何保持這種能力。

《內經》從陰陽五行運動所表現的規律,進一步闡明機體如何尋求"平氣"和保持"平氣"的機理,提出了"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素問‧六微旨大論》)的理論,簡明地概括了人體的自身穩定現象及其內在機理,在一定程度上正確地認識到人體生命和疾病運動變化的本質,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後世劉完素、王履、張景岳等,在此基礎上,相繼運用"亢害承制"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作了深入的探討,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臨床意義。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