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時令括季節和時序變化而言。時序變化以十五日為一節,十五日得一氣,故又名節序或節氣。一歲之中,分春夏秋冬四季(四時),十二月,二十四氣(節)。每一季節,各有不同的主氣,即所謂"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王叔和《傷寒例》)。而一年之中,又以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分主之。所以,不同的時令季節,既表示著時序的改變,也標志著氣候的變遷,故總稱之為節氣的變化。時令因素就是指這種時序節氣的變化對人體的致病作用和影響。其中,六氣失常而成六淫的致病作用,已見前述,而"歲氣"的變化與致病規律,將在"發病"中作專章討論,這裡僅就節氣變化的致病規律作簡要介紹。

四時節氣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時序性和規律性,人體如能順應這種變化的規律和氣候特點,注意生活起居以及情志的調攝,從積極的方面加以適應,則五臟安和,情志調達,肌膚堅強,氣血通暢,而不至於為害致病。這就是"從之則茍疾不起",從之"故身無奇病,……生氣不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道理。故《景岳全書》指出:"人應春溫之氣以養肝,以夏熱之氣以養心,以長夏之氣以養脾,以秋涼之氣以養肺,以冬藏之氣以養腎。"《內經》則總結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傷寒例》說明這是"順天地之剛柔也"。反之,如果違背這種季節、氣候的規律和特點,或者有所觸冒,就會導致五臟功能的傷害而形成疾病。其一般規律是:逆於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即"逆之則傷肝";逆於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即"逆之則傷心";逆於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即"逆之則傷肺";逆於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如冬不藏精,則春日必多病溫等。這些都是對四時節氣變化"從"、"逆"所引致的不同影響與結果。同時也說明不同的季節和氣候對不同的藏器影響各有不同,此即所謂"四時之氣,又傷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

不同的時令節氣傷人所引致的疾病,以及疾病的發生部位,也有不同。一般是"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洩;夏傷於暑,秋為痿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同上);"春氣者,病花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以及春病在肝,夏病在心,長夏病在脾,秋病在肺,冬病在腎;春日善病脅蛆,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洩、寒中,秋季善病風瘧,冬令善病痹厥等等(《素問‧金匱真言論》)。故王叔和《傷寒例》提出:"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並且常以節令之不同,作為劃分與區別疾病的界限,如《素問‧熱論篇》說:"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即是。一般來說,時令季節不同,對於邪氣的滋長繁殖與毒力強弱亦可發生不同影響和作用。所以,春季多以風邪、溫邪為感,故多發生風熱、風溫、春溫等疾病;夏季以暑邪、熱邪以及疫癘邪氣為感,故多發生暑熱、暑風、暑溫和暑熱疫毒等疾病;長夏則以濕邪相濕熱病邪為感,故多發生濕病、洩瀉、濕溫、濕熱、霍亂和濕熱疫毒等疾病;秋季以燥邪為感,故多發生涼燥、溫燥及燥熱傷肺等病證;冬季則以寒邪為烈,故多發生風寒感傷、中寒及寒疫等疾病。這就是時令節氣與疾病發生相流行的一般規律。此外,時令節氣對於病情輕重及預後、轉歸也有密切的關係。如《素問‧藏氣法時論》提出:病在肝者愈於夏而甚於秋,病在心者愈於長夏而甚於冬,病在脾者愈於秋而甚於春,病在肺者愈於冬而甚於夏,病在腎者愈於春而甚於長夏;其規律是:"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這就是"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的關係和道理。諸如溫熱、暑溫病,每於起風降雨、天氣轉涼之際有所減輕;濕熱、濕溫或濕痹一類疾病,在秋涼氣燥之後其發病有所緩和與減少;胸痹、陰寒等證之甚於冬日,寒濕、寒痹之證之減於春暖之時,甚至一些疾病的死亡也和節氣有一定關係,這些都是時令節氣影響疾病預後、轉歸的表現。

上一節
地理因素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