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戾氣又稱癘氣、異氣、疫氣、疫邪、疫毒、乖戾之氣等。以其為病長幼相似,遠近咸若,沿門閻戶,一境一方俱病,如差役之不可免,故名疫氣;又以其"為病頗重","如有鬼癘之氣",故名之"厲氣"或"癘氣"(《溫疫論‧雜氣論》,《病源‧疫癘病候》);更因其為病重烈,病情又變化多端而傳變迅速,多有壞證、變證和逆證,故又稱戾氣、疫毒相乖戾之氣;因其不同於一般六淫之氣,故又稱曰"異氣"。吳又可明確指出:"天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燥、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溫疫論‧原序》)。以上種種,吳氏統稱之曰"雜氣",本書統稱為"戾氣"。其性質和致病特點如下:

  1. 種類繁多。戾氣非單純一種,如溫邪、疫氣,是引起溫病和溫疫的邪氣,但其中又有風熱病邪和暑熱、濕熱、燥熱病邪,以及火熱毒邪等,所引起的溫熱疫病亦各不相同。以其"為病各種,是知氣之不同也";而"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溫疫論‧雜氣論》)。又如人病而禽獸不病,或病牛而不病羊,病雞而不病鴨者,皆"因其氣各異也"(《同上‧論氣所傷不同》)。所以"天地之雜氣,種種不一","各隨其氣而為諸病也"(同上)。
  2. 致病具有選擇性和特異性。如《溫疫論》說:"有某氣虧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人之病相同"(雜氣論);有偏中於動物者,有偏中於人者,有人病而禽獸不病,雞病而鴨不病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論氣所傷不同);總之,是"一氣自成一病"(知一)。
  3. 傳染性。此為庚氣致病的最大特點。如《素問‧刺法淪》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諸病源候論‧疫癘病候》說:"病無長少,率皆相似。"說明感受戾氣可以相互傳染,並可引起流行:"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溫疫論。原病》):"或發於城市,或發於村落,他處安然無有"(同上)。吳又可明確指出:"其年疫氣盛行,所患者眾,最能傳染"(同上)。至於其傳染途徑和方式,有從呼吸感受者,有從飲食而入者,有從肌表內襲者,或因於空氣傳染,或由於接觸傳染等。故《溫疫論‧原病》中說:"邪自口鼻而入","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和"邪之著人,有自天受之,有傳染受之。"《病源》亦曰:"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溫病令人不相染易候)。並且還提出"死又注易傍人"的特點(注病諸候)。

上一節 生物因素
瘴氣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