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所謂素因,就是人體稟賦素質,包括人體臟腑功能活動的健全情況,以及人體自身所具備的天然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統謂之正氣。在一般情況下,人體正氣對於疾病的發生起決定作用。當稟賦素盛,體質強壯,抗病力強,也就是正氣旺盛之時,雖有邪氣侵襲,人體正氣自然與之進行鬥爭,並最終抑制和消滅之,使邪氣喪失致病能力,而免於發病,這叫做"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有當正氣虛弱,抗病能力低下時,邪氣才能發揮其作用而導致發病。誠如《靈樞‧百病始生》篇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心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同的體質《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同的體,其正氣盛衰的情況不同,發病也不一樣。《靈樞‧五變》篇說:"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帥……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這裡指出臟腑組織堅脆剛柔不同的人,其發病情況即有所差異。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心神未健,衛外機能較弱,易招致外邪而發病,發生高熱、驚風之候。先天稟賦不足,早產或後天乳養不良,易發生何樓、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等證。婦女以血為本,由於月經、胎孕、產育都是以血為用,所以易發血虛、血瘀之證,同樣感受溫邪,因患者正氣盛衰不同,發病有順傳和逆傳之異。同樣感受濕溫之邪,葉天士《外感溫熱篇》指出:"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同是外感溫疫,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指出有九種傳變,說:"傳變不常,皆因人而使"。這些都說明正氣在發病中起決定作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邪氣對發病又起決定作用。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說明某些疫病邪氣引起傳染病的發生,病邪又是起決定作用的。此外,各種外傷、水火燙傷、蟲獸毒蛇咬傷等,也是病因在發病中起了決定作用。總之,原因、誘因和素因在發病中的作用,要辯證地看,才能更好地理解發病過程。

上一節 誘因與發病
運氣與發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