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中運分為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五運。根據《素問‧氣交變大論》及《素問‧五常政大論》等篇章的論述,中運的變化有平氣、太過、不及三種情況。

平氣之歲,木曰敷和,火曰開明,土曰備化,金日審平,水曰靜順,這是五運和平之象。平氣年的確定,有兩種情況:一為運太過而被抑為平氣的,如戊辰年,戊為陽干,為火運太過,然而辰為太陽寒水司天;水能克火,中運火運太過,被司天之水氣所克而化為平氣年。在六十年甲子中,這種情況共有六年,即戊戌、庚子、庚午、庚寅、庚申等年歲;一為運不及而得助成為平氣年,如癸巳年歲,癸為陰干,為火運不及,然而年支已配五行屬火,中運火運不及,得歲支之火以相助,則化為平氣年。在六十年甲子中,這種情況也有六年,即乙酉、丁卯、己丑、己未、辛亥、癸巳等年歲。平氣年共十二年,一般氣候是正常變化,即使有變化也比較小和緩和。

太過之歲,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叫堅成,水曰流衍,這是屬於五運暴烈之象。如六甲年敦阜之紀,歲土太過;六丙年流衍之紀,歲水太過;六戊年赫曦之紀,歲火太過;六庚年堅成之紀,歲金太過;六壬年發生之紀,歲木太過。

不及之歲,木曰委相,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這是五運不振之象。如六乙年從革之紀,歲金不及;六丁年委和之紀,歲木不及;六乙年卑監之紀,歲土不及;六辛年涸流之紀,歲水不及,六癸年伏明之紀,歲火不及。中運太過不及的氣候變化和發病情況分述於後。

不運之歲,丁壬化木,六壬年(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為陽年,木運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害,故人患消化不良性的洩瀉、飲食減少、肌體重惰無力、煩悶、腸鳴、腹部脹瀾等症;木氣太過,肝陽亢盛,則有易怒、頭眩眼花等頭部疾患,這是土氣無權,木氣太過,肝木克土的現象。六丁年(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已)為陰年,為木運不及的年歲,生氣與時不相適應,則燥氣(金氣)大行,草木不榮,肅殺之氣亢盛;本氣衰弱,則所不盛者,更相迫凌,因之剛木受刑,故在人則形不足,多患中氣清冷,因而出現腸鳴、洩瀉等症。肝氣不足,故其經脈所過部位的膚脅小腹等處發痛。倘若燥氣旺盛,又恰逢陽明司天,兩燥相並,木氣不能行其政令,制土無權,於是燥土二氣俱盛,同時木氣受制,子氣來復,因而出現炎暑流火,故在人病變上多病寒熱、瘡瘍、卵疹、癰座等暑熱病。若金氣過勝,木氣被克,母鬱則子氣來復,故火氣後起,心氣繼之亢盛,及至火氣勝金,乃得抑制,故在人體出現咳嗽、流涕等病症。

火運之歲,戌癸化火,六戊年(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為陽年,火運太過,炎暑流行,火邪損傷肺金,肺傷則發為呼吸少氣咳嗽喘息;暑邪藏於皮膚之內則發為瘧疾。肺與大腸相表裡,故陽絡傷則血溢於上,陰絡傷則血洩於下,因而有吐血、腑血、二便下血、水瀉如注等病;火氣上逆而致咽乾、耳聾、胸中和肩背熱等火氣偏勝症狀,甚則心火極度亢盛,反而引起自傷,出現胸中、兩脇部、胸膺部、背部、肩胛之間疼痛,或熱氣浸淫金身而骨節疼痛等病。如果在火氣單獨主治的歲運中,再逢到少陰、少陽司天,則火勢達到頂點,不可遏止,如燃燒烤灼,水源乾涸,則病多見譫語、狂亂、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火氣大盛迫血下行,則血從二便下洩不止。若火運不及,即六癸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為陰年,為火運不及,則寒水之氣大行,水勝侮土,致長氣不得行令,生物不榮;同時,由於陰寒凝積大盛,陽氣不能生化,則生機摧折,寒氣偏勝,在人病則見胸中痛、脅支滿、兩肋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寒氣鬱而上冒,則見眼花、眩暈、心痛、暴暗、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為痛,甚則四肢捲屈不能伸展等,皆為寒水偏勝、陽氣不能養筋所致。由於火被水抑制,則土氣來復,水氣受到抑制,則土氣偏勝;在人病則脾失運化,出現溏洩、腹中脹滿、飲食不下、中寒、腸洩下注、腹痛而足暴攣、萎縮麻木不能行走等濕氣偏勝的症狀,這是土氣來復,水氣被抑,濕盛所致。

土運之歲,甲已化土,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為陽年,土運太過,則雨濕之氣流行,邪傷於腎,陽氣不升,則手足冷、腹部疼痛,腎志傷則憂鬱不舒,濕盛則身重;由於水傷不能制火,使熱盛於中而生煩悶等,這都是土運太過所致。若土氣過於亢盛,則脾土自滿,致脾氣不能達於四肢,引起四肢不舉,足痿不能行,戰膘孿痛等;脾失運化,則水飲之邪積於體內而生脹滿、飲食減少、四肢無力等病,這是土盛之時,水氣無權則土氣獨旺,濕乃大行,脾則自傷。若六己年(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為陰年,土運不及,風氣因而流行,木乘濕土,化氣不能行令,故在人則使脾土之氣衰、出現霍亂、溏洩、體重、腹痛肌肉潤動而疼痛等症狀。風氣太甚,則筋骨搖動而善怒;土為木克,則金氣來復,因之秋令肅殺之氣峻烈,大木凋零,其在人則肝氣不舒,胸脅暴痛,常發生呼吸少氣而太息等證。這種年歲,如遇厥陰司天、相火在泉,不及的土運,得在泉的相火相助,則來水之氣不得獨旺,木氣不能克土,金氣也不致來復,人體也就健康無病。

金運之歲,乙庚化金,六庚年(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為陽年,金運太過,則燥氣流行,肝木受邪;肝病則見脅下及小腹疼痛,以及目紅亦而痛、眼角潰瘍、耳無所聞等肝氣上逆症狀。若金氣太過,肝氣過度損傷,就會出現體重煩悶、胸部疼痛、痛引肩背、兩脇脹而痛、下連小腹等。若燥氣亢盛無制,則子氣來復,火氣克金,發生喘咳氣逆、呼吸困難、肩背痛;金衰不能生水,則屁、陰、股、膝、脾、脯、箭,足等均病;所以金氣太過時,因肝氣被制發生了暴痛、以及勝脅痛不能反側,咳嗽氣逆致吐血、恤血。若六乙年(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為陰年,故歲金不及,則火氣流行;由於金衰不能制木,木氣旺盛,所以萬物茂盛,氣候乾燥燥熱,於是發病多見肩背悶重、鼻塞流涕、噴嚏、大便下血、洩瀉急劇等病。金氣被抑之後,水氣來復,寒氣偏勝,故寒雨暴至,冰雹霜雪殺害萬物,其在人則陰盛而厥,格拒陽氣於上,則見腦戶痛,延及腦頂,並有發熱,致發生口腔生瘡,心痛等症。

水運之歲,丙辛化水,六丙年(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為陽年,水運太過,寒氣流行,邪氣凌心,則多病發熱、心悸煩熱、四肢厥冷、全身發冷、譫妄心痛等症狀,這是寒氣非時早至的緣故。若水邪亢盛,土不制水,則有腹大虛腫、氣喘咳嗽等症。由於水氣泛溢導致陰盛陽衰表陽虛,則有盜汗、怕風等症狀。這種年歲,倘若適遇太陽司天,則兩寒相並,因之水雪不時下降,濕氣太盛,物變其形,在人則脾土運化失職,脾氣不開,津液不布,於是多患腹中脹滿、腸鳴、便瀉、飲食不化、口渴、濕蔽清陽則眩暈等症。若六辛年(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為明年,為水運不及,則濕土之氣大行,火氣亦旺;濕勝在人,則多患腹脹滿悶、身重、溏洩、陰性瘡瘍、膿水稀薄、腰腹疼痛、下肢關節運動不利、煩悶抑鬱、足痿厥冷、腳下痛,甚至足跗浮腫,這是由於冬藏之氣不能行其政令,腎氣不能平衡所致。這種年歲,若適逢太陽司天、太陽在泉、寒水在地,因之大寒頻臨,蟄蟲早伏,地積堅冰,陽氣伏藏,在人則多患下部寒疾,甚至腹滿浮腫。水氣被土制約,則木氣來復,風勝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在人則肝木克土,使人則面目無澤,筋骨拘急疼痛,運動不利,肌肉跳動痙攣,兩眼昏花,視物不明或視覺失常,肌肉發生風疹,若邪氣侵入胸膈則心腹痛,這是木氣太過、土氣受傷的緣故。

綜上所述,可見五運的人過和不及,都有其勝氣和復氣,影響其所屬的臟腑發病,其發病情況、都是從五行生克制化的關係來說明的,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與機體的體質因素密切相關,可隨人體體質不同,而發病臟腑和病狀有所差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