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關於新感溫病,《內經》雖未明確提出"新感"的名稱,但就《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民厲溫病",和同書《生氣通天論》所說:"因於暑、汗"等論述來看,當係指新感溫病而言,此正如《內經》亦無伏氣一詞,但"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提法即寓有伏氣之意一樣。張仲景《金匱要略》論暍病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而惡寒,身熱而渴也"。王孟英將之列入《溫熱經緯‧仲景外感熱病篇》之首條,其意即以此為新感溫病。至王叔和《傷寒例》所論"時行之氣",未言其伏而後發的,如"其冬有非節之暖看,名曰冬溫",實即為冬季的新感溫病。至明代汪石山始正式提出"新感溫病"名稱,他說:"又有不因冬月傷寒,至春而病溫者,此特春溫之氣,可名曰春溫,如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溫病也。"(引自《重訂廣溫熱論,論溫熱本證療法》)。清陳平伯專論新感,不言伏氣,認為"外感不外六淫",而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係指"裡虛者表不固,一切時邪,皆易感受"(《溫熱經緯‧陳平怕外感溫病篇》)。其它一些醫家也對伏氣溫病之說提出過質疑或異議,但多數醫家均既承認新感,同時亦承認伏氣為病,如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既肯定伏氣溫病,又發揚新感溫病。通過不斷的學術爭鳴和實踐總結,新感和伏邪的兩種發病類型都得到了肯定和發展,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總之,新感溫病之說,亦肇源於《內經》,倡始於汪石山,至明末吳又可的戾氣說闡發之後而更有發展。清‧葉天士的《溫熱論》對新感溫病的辨證施治尤具創見,而吳鞠通《溫病條辨》始臻系統和完善。

除感受風寒,感而即病以外,構成新感溫病的因素,在病因方面,有風熱病邪、燥熱病邪、濕熱病邪、溫毒病邪以及癘氣為病等,多感而即發。在體質因素方面,正氣相對較盛者,外邪入侵,正氣即奮起抗邪而發病。其發病與傳變次第,係由表入裡,由淺入深。一般是自衛分而入氣分,再由氣分而入營入血;或由上焦肺衛而傳入中焦脾胃,在由中焦而深入下焦肝腎;或由衛分和手太陰肺直接陷入營分和心包,使衛氣營血和三焦所屬臟腑的功能失常或實質損害。由於病邪性質不同,感邪輕重有異,加以體質有別,病邪和病勢可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得到控制相解除,故不一定均有衛氣營血全過程的演變。辨別新感溫病的關鍵,在於表現有發熱惡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脈浮數,舌邊尖紅亦,苔薄白籌衛表證候,這是與初起以裡熱外發為主的伏氣溫病不同的最大特點。新感溫病初起的治療以解表祛邪為主。

上一節 伏邪
卒發與徐發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