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病由外感六淫或疫癘邪氣而起,由皮毛襲入或自呼吸感受,故其基本傳變形式為形層淺深的傳變,即由表入裡,自淺而深。《素問‧纓刺論》說:"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葉天土《溫熱論》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等,都是說明這種形層淺深傳變的基本規律,同時又指出因病邪的性質和感邪途徑的不同,其傳變形式與過程亦隨之而有差異。概括起來,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 六經傳變此為感受風寒之邪致病的基本傳變形式。邪氣由皮毛肌表侵入,由淺而深,自表入裡,循經脈而傳變。其中由經脈而傳入本經之腑者,稱為本經"自傳",如太陽表邪不解,隨經傳入膀胱之腑等。邪氣由太陽之表,依次傳陽叫、少陰,再由此而太陰、少陰、厥陰者,是為"循經傳"。若太陽表邪不循上述次第而徑傳入三陰者,是為"越經傳"。亦有邪氣不經三陽,而直入三陰者,稱為"直中"。更有兩經同時受邪,各循其表裡傳變者,稱為"兩感傳"。邪氣始終停留於一經者,則為"不傳"。另外,當疾病緩解、正氣充復時,邪氣則可由裡出表,病勢亦可由陰轉陽地傳變,如厥陰轉出少陽,少陰轉出太陽等。詳見本書《六經病機》一章。
  2. 衛氣營血傳變此為感受溫熱病邪致病的基本傳變形式。邪氣多由呼吸感受,按照衛氣營血的淺深層次而更相傳變。其中由衛分而氣分,再而營分、血分,依次傳變者,是為"順傳"。若病自衛分不經氣分而直接傳入營分血分,或由肺衛而內陷心包者,是為"逆傳"。亦有起病即在氣分、營分,或呈衛氣兼見,氣營(血)兩燔與營衛含邪者。營分之邪,亦可因氣陰充復、病勢向外而轉出氣分者,稱為"透營轉氣"。更有伏氣溫病,開始即從營分、血分外發者等種種之不同。詳見本書《衛氣營血病機》一章。
  3. 三焦傳變亦為感受溫熱病邪包括濕熱病邪致病的基本傳變形式。病邪主要從口鼻感受而侵入肺胃,傳變途徑主要是依三焦上下部位而迭次傳變。其基本傳變規律與形式亦分順傳與逆傳二種:由上焦而中焦而下焦者,稱為"順傳",由於太陰肺陷入手厥陰心包者,是為"逆傳"。此外,亦有起病即在中焦脾胃,或呈肺胃俱病、脾腎同時受傷者等。三焦傳變與六經傳變相衛氣營血傳變,實際上都是表裡淺深層次的傳變,只是突出說明了由上而下和三焦部位的傳變形式,二者是一縱一橫和表裡上下的關係。詳見本書《三焦病機》一章。
  4. 表裡九傳此為表理傳變的一種複雜形式,多見於感受疫癘之氣而致的疫病,由於病邪毒力極強;起病暴急,病勢重篤,並且只有較強的傳染性和流行性,故其傳變亦較為複雜。其基本傳變規律是:疫邪自口鼻而入,直趨中道,伏於半表半裡之膜原,邪氣內潰之後,即循表裡而出現多種傳變形式,吳又可《溫疫論》總結為九種:一曰但表不裡,二曰表而再表,三曰但裡不表,四曰裡而再裡,五曰表裡分傳,六曰表裡分傳再分傳,七曰表勝於裡、裡勝於表,八曰先表後裡,九曰先裡後表。吳氏所說的表,指肌表;裡,實指胃腑。因此,所謂表裡九傳,實際仍屬表裡淺深的層次傳變,而一傳之後,很少兩傳,是其特點。此外,也有邪氣羈留少陰三焦而久在一經不移者。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