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機 » 藏腑病機 » 脾胃病機 » 脾虛失運
【內容】

脾虛失運,是指脾氣虛弱與脾失運化的病機變化。脾失運化會引起脾氣虛弱,而脾氣虛弱又加重脾失運化的程度,二者相因為病。脾氣虛弱,常由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病後虛弱等因素造成。因脾氣來源之一,是本藏運化的水穀精氣。若飲食不節,飢飽失勻,致使水穀精氣生化不足;或情志不舒,憂思傷脾;或鬱怒傷肝,以致木不疏土,都可影響脾胃對飲食的運化和吸收,以致本藏失養,脾氣日損,接濟無源,積漸而成不足之病理。也有因久病之後,正氣耗損,未及恢復,而造成脾氣虛弱,健運無力者。

脾虛不運的病理,主要反映在氣血虧虛不榮,飲食納運無力,水液輸布障礙等三個方面。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吸收運化水穀精微的功能降低,氣血生成的來源減少,遂致氣血虧虛,肌肉、四肢和口唇失於榮澤,表現面色不華,口唇淡白,四肢肌肉痿軟無力等。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脾不健運,胃的受納通降亦受連累,而現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嘔惡便溏等症象。而脾主運化水濕,協助肺胃調節人體水液代謝過程。若脾虛失運,水液輸布障礙,則成濕聚中焦,甚或隨少陽三焦泛濫於上下內外,引起浮腫、尿少、便溏,或小便清長、舌體胖嫩等症狀。由於水濕為患,變證多端,當與後文脾虛濕盛互參。

後天化源匱乏,諸藏失養,可形成多種轉歸。或由脾虛及肺,土不生金而為脾肺氣虛;或由氣病及血,氣血虧損而成心脾兩虛;或由土不榮木,肝失調達而成肝鬱脾虛;或由脾氣不足,氣損及陽,寒從中生,漸至脾胃陽虛或脾腎陽虛;或由脾氣虛損,清陽不升而成中氣下陷等轉歸。這些轉歸機理詳見本章有關內容。

上一節 脾胃病機
脾陽不振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