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津液是包括津和液在內的液態精微物質的總稱。津腋來源於水穀,分布於全身。其質有清稠之不同,質清而稀薄者為津,質濁而稠厚者為液。津主要分布於肌膚體表,以榮澤皮毛,潤養肌膚,滋潤空竅,運行於血脈之中,為血的組成部分。液則主要內滲於臟腑,以濡養內藏,充養骨髓、腦髓和滑利關節,同時也有潤養肌膚、空竅的作用。故《靈樞‧決氣》說:"腠理發洩,汗出湊溱,是謂津"。"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曲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津液總的屬性為陰,故常稱作"陰津"或"陰液",若分而言之,則津又屬陽,液則屬陰。津液之見於外則為汗、淚、唾、涕、尿等。

總之,濰液來源於水穀精微,在生理上都具有滋養和潤澤作用,是構成人體"正氣"的重要成分之一。津相液彼此又可以相互轉化與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密切關聯,很難截然分開,故常常津液並提。當津液的生成轉化,流行敷布及其生理功能,因病邪侵襲或其他因素影響而失常時,即可發生病變,從而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甚至生命的安危,它主要表現為津液不足和津液停蓄兩個方面。因此,津液病變的發生機理和演變規律,就是津液病機。

《內經》對津液的生成、氣化、運行、分布,以及生理作用、病理變化等,曾廣有論述。首先關於津液的生成,認為津液來源於水穀,經過胃的受納、腐熟、化為精微,再經脾的吸收和運化、輸布,肺氣的通調宣發,腎的攝納、蒸騰和三焦陽氣的溫煦流行,從而運行於人體的上下內外。津液在全身發揮濡潤滋養作用之後,則下達於腎,經腎氣"濟泌別汁"和分別清濁,一方面將其中清的部分,經腎陽蒸騰上達於肺,再由肺氣宣散敷布於全身;另一方面,又將其中濁的部分下注膀胱,成為尿液,通過小便排出體外。《內經》把津液的這一氣化過程概括為:"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並行"(《素問‧經脈別論》)。關於津液的化生、敷布、吸收、排洩等調節功能,除了肺、脾‧腎三藏外,三焦也起著主要作用。《靈樞‧決氣篇》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薰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這些記載說明,通過三焦把肺、脾、腎聯係起來,形成一個津液化生、吸收、敷布和排洩的系統,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利者,為液"《靈樞‧五癃津液別》)。只有三焦氣機調和,才能宜通水液,灌溉周身。如果"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穀並於腸胃之中,別於回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五癃津液別》)。

關於津液的生理功能,首先是"津血同源",即津液能變生血液。故《靈樞‧癰》說:"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其次是津液能化生精和髓。故《靈樞‧五癃津液別》說:"五穀之津氣,和合而為膏者,內滲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陰股"。《靈樞‧口問》又說:"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不僅如此,津液還能化氣載氣。津液雖為氣所化生,但氣屬陽,津液為陰,氣必賴津液(和血液)的運載,才能發揮其生理功能,而津液之正常運行和敷布,又必得氣之宣散和統攝。故津液和氣之間,是津源於氣,津可化氣,氣聚津生,氣化津行,氣能攝津,津氣不相離。此外,津液還能調節機體陰陽,使之維持"陰平陽秘"的狀態。在生理狀況下,反映在通過津液氣化、固攝,調節汗和尿液分泌的多少,適應自然界寒熱的變化。"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在病變發生時,如高熱不已則汗出,以發洩陽邪,故《素問‧熱論篇》說:"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同時尿量減少,以避免津液的過多耗損。

關於津液的病理,《內經》也作了論述,包括津液缺乏和水液停聚兩個方面的病變。如《靈樞。決氣篇》說:"津脫者,膝理開,汗大洩","液脫者,骨屬曲伸不利,色天,腦髓消,耳數鳴"。大汗,面色蒼白、耳鳴、曲伸不利等,都是津液喪失的表現。至於水液停聚,則是肺、脾、腎功能失於協調,使津液運化失常,停滯體內,泛濫全身,多發生為水、濕、痰飲等病理變化。此在痰飲病機一章加以詳述。繼《內經》之後,《傷寒論》比較全面和系統地論述了津液的病理變化,存護津液的措施,以及津液病變對疾病轉歸、預後的重要意義,較之《內經》是一大發展。《傷寒論》提出了"亡津液"、"津液內竭"、"津液越出"等病理。在判斷疾病的傳變、轉歸和預後方面,處處以津液的存亡為依據,說:"津液自和"、"津液得下"、"津液當還入胃中"等,都主病情"必自愈"。因而十分強調保護津液,指出"津液內竭,雖(大便)鞭不可攻之"。發汗祛邪,"不可令汗出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這些都反映出珍惜津液的觀點。此外,還注意到小便的暢利與否,是反映津液存亡的病機,說:"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得小便利,必自愈","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相反,"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並確立了瘡家、淋家,蛆家等津液損傷的病變,不可汗、下、溫針、火攻等治療禁忌。隋唐時期,對津液不足和運化、敷布障礙的病機認識更為深入。《諸病源候論》列有許多與津液病變有關的專章,如《虛勞諸病候》、《小便病諸候》、《痰飲病諸候》、《水病諸候》、《三焦病候》和《熱病諸候》、《溫病諸候》等。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精闢而形象地描述了津液在人體的重要性是"萬物秉形,非水不育";津液在人體的流行、分布為"浮天載地,高下無不至";其營養濡潤作用和排洩廢水濁液功能,是"可以盪滌滓穢,可以浸潤焦枯"。金元四大家在津液病機的闡發方而有更大發展。如劉河間對當時濫用辛溫藥物,仍津耗液的流弊極力加以矯正,提出辛涼解表和瀉熱養陰的冶法,對後世溫病重視存津液以很大啟示。尤其在所著《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提出"諸澀枯,乾勁皺揭,皆屬於燥",補充了《素問》病機十九條對燥邪致病傷津之缺失,實為津液病機認識上的一大進展。朱丹溪倡導"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強調注意保存津液,系統闡發了陰虛火旺的病機,為後世滋陰法的運用奠定了基礎。明清兩季,隨看溫病學說的興起和發展,對溫熱病保存津液的認識和方法,也有了長足的進展。如吳又可在《溫疫論》中談到津液在治療和預後的重要性時說:"氣血未亂,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劑不至掣肘,愈後亦易平復"。喻嘉言則指出:"病溫之人,邪卻而陰氣猶存一線者,方可得生"。這裡所說的"陰",實即包括津液在內或以津液為主的統稱。喻氏還創造了"清燥救肺湯"等滋陰養液的著名方劑。葉天士《溫熱論》指出:"邪熱不燥胃津,必耗腎液",明確提出溫病傷津耗液的特點。同時還論述了"胃津傷"、"胃津亡"和"腎陰涸"等病機和證治,提出了"甘寒益胃"和"鹹寒養陰"的治療原則。吳鞠通對溫熱病亡陰或亡津液的病理又作了進一步的發揮,認為溫熱病的發生,無論是新感或伏邪,都易化火化燥,銷灼津液,因此,津液的存亡是決定溫熱病預後安危的關鍵。在治療上,處處防止因誤汗、誤吐、誤下而更傷津液,採用生津增液護陰的方藥以救陰存津。並提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和"其耗之未盡則生,盡則陽無留戀,必脫而死也"(《溫熱經緯》)等精闢論斷。總之,津液對於人體生理、病理的重要意義,可用喻嘉言的言論作為概括:"內充臟腑,外灌形骸,津多脈盛,津少脈衰,津結病至,津竭禍來"(引自《溫熱經緯》)。

津液不足的發生原因,可以概括為內因相外因兩個方面。內因(內傷)主要有兩點。其一,攝入和生成不足。如因飲食失調或勞倦所傷,或其它臟腑疾病等導致脾胃虛弱,飲食衰少,或由陰虛氣弱,陰寒凝滯,水濕痰飲停阻,便脾不健運,津液生化不足。其二,為津液損耗過甚。如陰虛內熱,陰不斂陽,津液內消外洩;或由表虛衛氣不固,常自汗出;或由消渴,小便頻數量多;或由洩瀉、嘔吐過度,均可致津液耗傷減少。其他如慢性失血、歸女下日久等,都可耗傷津液而引起津液不足。外因(外感)方面,主要是外感暑、熱、燥、火等溫熱病邪,直接銷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外洩而導致津液損傷。吳鞠通說:"溫熱,陽邪也,陽盛傷人之陰也"(上焦篇第二條),"蓋熱病未有不耗陰者"(《溫熱經緯》)。此外,亦有因治療不當,誤用汗、吐、下、利尿或辛溫燥熱等治法,使津液亡失而造成不足。如《傷寒論》說:"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186條)"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此為津液內竭"(235條)等等,都說明汗、下、吐、利是津液喪失的主要途徑,內傷津液不足常易招致外感病邪,而外感溫熱病邪又加重津液的虧耗,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津液虧虛耗傷,進一步可導致氣、血、精髓等方面的病理變化。其一,若津液喪失或津液不足,則氣無所附。其輕者,常見津傷及氣而氣津兩傷、或氣液兩傷。重諸,氣隨津液外脫而致津傷氣脫、氣液俱亡的危重演變。故凡陽虛衛氣不固及氣虛之體,禁用發汗傷津耗氣,以免"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傷寒論》90條)。其二,由於津血同源,互相資生,故津液的不足或損傷,可引起血虛、血燥和血瘀不行等病理。其三,津液虧損可引起陰精(包括髓)不足,臟腑組織失於濡養,導致臟腑陰惰虧虛。其四,滓液帖涸可以引起臟腑內燥,以及因水不制火,陰不潛陰,水不涵木而水虧火浮,陰虛火旺,虛陽上亢,甚至虛風內動,發為痙厥等。若津液嚴重喪失,可因之津液而"亡陰"。又可因"亡陰"導致陰陽不相維係,繼之出現津竭"亡陰",或由亡津液而直接引起津竭陽亡,陰陽離絕。故吳鞠通總結的溫病"死證"五條中,由於津液亡失而致者就佔了二條。即"陽明太實,土克水者死","在下焦,則無非熱邪深入,消灼津液,涸盡而死也",足見津液的存亡對疾病轉歸和預後的直接意義。但若顧護得宜,滋養有方,或祛邪及時,調理有法,病情亦可逐漸向愈,這就是《傷寒論》所說"陰陽自和""津液自和"必自愈的轉歸。津液不足和津液耗亡,一般表現有面色萎滯不澤,唇紅口乾、咽乾、口燥而渴,目澀,齒燥,皮膚粗糙脫屑,毛發枯槁不榮,肌肉瘦削,心煩易怒,大便燥結,小便短少,舌質紅絳不潤或潰爛,舌苔乾燥少津或少苔,脈多細數等症狀。津液不足的治療大法:一為甘寒生津,並多伍以益氣之品,益氣生津或津氣雙補;二為甘寒合鹹寒,生津養液;三為甘酸化陰。此外,還有甘涼濡潤、鹹寒滋潤等法。

上一節 精隧阻塞
臟腑津虧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