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
【內容】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1)。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1. 俞樾《內經辨言》:「王注曰:『愚者性守於迷,故佩服而已。』樾謹按:王注非也,佩當為倍。《釋名.釋衣服》曰:佩,倍也。《荀子.大略篇》一佩易之。楊倞注曰:佩或為倍,是佩與倍聲近義通,倍猶言背也。《昭二十六年.左傳》倍奸齊盟。《孟子.滕文公篇》師死,而遂倍之。倍關與背同。聖人行之,愚者倍之,謂聖人行道,而愚民倍道也。下文云: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曰從曰逆,正分承聖人、愚者而言行之。故從倍之,故逆也。王注泥本字為說,未達假借之旨。」

上一節 上古天真論
生氣通天論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