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論脈 (1~21) » 第七難 三陰三陽王脈
【內容】

經言

  • 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
  • 陽明之至,浮大而短。
  • 太陽之至,洪大而長。
  • 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 少陰之至,緊細而微。
  • 厥陰之至,沉短而敦。
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耶?然:皆王脈也。

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註】

  1. 六者之王說見下文。
  2. 上文言,三陽三陰之王脈,此言三陽三陰之王時,當其時則見其脈也。
  3. 曆家之說,以上古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為曆元,蓋取夫氣朔之分齊也,然天度之運,與日月之行,遲速不一,歲各有差,越人所謂冬至之後得甲子,亦以此歟,是故氣朔之不齊,氣候之早晚,不能常也。
  4. 故丁氏注,謂冬至之後得甲子,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後,少陽之至始於此,餘經各以次繼之。
  5. 紀氏亦謂自冬至之日,一陽始生,於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脈王也,若原其本始,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常例推之,則少陽之王,便當從此日始至正月中,餘經各以次繼之。少陽之至,陽氣尚微,故其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猶有陰也,故其脈浮大而短。太陽之至,陽盛而極也,故其脈洪大而長。陽盛極則變而之陰矣,故夏至後為三陰用事之始;而太陰之至,陰氣尚微,故其脈緊大而長。少陰之至,陰漸盛也,故其脈緊細而微。厥陰之至,陰盛而極也,故其脈沈短而敦。陰盛極則變而之陽,仍三陽用事之始也,此則三陽三陰之王脈,所以經六甲而循四時,率皆從微以至乎著,自漸而趨於極,各有其序也。
  6. 袁氏曰:「春溫而夏暑,秋涼而冬寒,故人六經之脈,亦隨四時陰陽消長迭運而至也。」
  7. 劉溫舒曰:「至真要論云: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沈。少陰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濇。太陽之至,大而長。亦隨天地之氣卷舒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類,則五運六氣,四時亦皆應之,而見於脈爾。」
  8. 若平人氣象論:「太陽脈至,洪大而長。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難經引之以論三陰三陽之脈者,以陰陽始生之淺深而言也。
  9. 篇首稱經言二字,攷之樞素無所見,平人氣象論,雖略有其說而不詳,豈越人之時,別有所謂上古文字耶?將內經有之而後世脫簡耶?是不可知也,後凡言經言而無所攷者,義皆倣此。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