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論病 (48~61) » 第五十七難 泄凡有五
【內容】

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 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此五泄之要法也。

【註】

  1. 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2. 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屬土,故色黃。
  3. 有聲無物為嘔,有聲有物為吐,脾受病,故腹脹泄注,食即嘔吐而上逆也。
  4. 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謝氏曰:「此腸寒之證也。」
  5. 溲,小便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膿血,謂小便不閟,大便不裏急後重也。
  6. 瘕,結也,謂因有凝結而成者。裏急,謂腹內急迫。後重,謂肛門不墜。惟其裏急後重,故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
  7. 謝氏謂小腸、大瘕二泄,今所謂痢疾也。內經曰腸癖,故下利赤白者,灸小腸俞是也。穴在第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累驗。
  8. 四明陳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腸泄,即涸泄也。小腸泄,謂凡泄則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腸瘕也。」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