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補養之劑 » 四君子湯
【內容】

補陽益氣

【主治】

治一切陽虛氣弱,脾衰肺損,飲食少思,體瘦面黃,皮聚毛落,脈來細軟(1)

  1. 脾者萬物之母也。肺者氣之母也。脾胃一虛,肺氣先絕,脾不健運,故飲食少思,飲食減少,則營衛無所資養,脾主肌肉,故體瘦面黃,肺主皮毛,故皮聚毛落,脾肺皆虛,故脈來細軟也。

【組成】

人參、白朮 土炒  茯苓 二錢  甘草 一錢  薑三片、棗二枚
煎。

【方義】

此手足太陰足陽明藥也。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為君,白朮苦溫,燥脾補氣,為臣,茯苓甘淡,滲溼瀉熱,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也。氣足脾運,飲食倍進,則餘臟受蔭,而色澤身強矣。再加陳皮以理氣散逆,半夏以燥溼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附方】

  1. 本方加陳皮名異功散〔錢氏〕,調理脾胃;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湯,治氣虛有痰,脾虛鼓脹〔以補劑治脹滿,內經所謂寒因寒用也。〕。
    1. 再加香附、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治虛寒胃痛,或腹痛泄瀉。
    2. 六君子加麥冬竹瀝,治四肢不舉〔脾主四肢〕。
    3. 六君子加柴胡、葛根、黃芩、白芍、名十味人參散,治虛熱潮熱,身體倦怠。
    4. 六君子加烏梅草菓等分,薑棗煎,名四獸飲,〔三因,和四臟以補脾,故名。〕治五臟氣虛,七情兼併,結聚痰飲,與衛氣相搏,發為瘧疾,亦治瘴瘧。
  2. 本方加黃耆山藥,亦名六君子湯,為病後調理助脾進食之劑。
  3. 本方加生薑、酸棗仁(炒),治振悸不得眠。〔胡洽居士〕
  4. 本方加竹瀝薑汁,治半身不遂,在右者屬氣虛,亦治痰厥暴死。
  5. 本方加木香、藿香、乾葛,名七味白朮散。〔錢氏〕治脾虛肌熱,泄瀉,虛熱作渴,〔人參白朮乾葛皆能生津。〕楊仁齋再加五味子、柴胡、治消渴不能食。
  6. 本方除人參,加白芍,名三白湯,治虛煩,或泄或渴,為調理內傷外感之奇方。
  7. 本方除茯苓,加乾薑,名四順陽,亦可蜜丸,治陰證脈沉無熱,不欲見光,腹痛不和。〔如陰陽未辨,姑與服之,若陽厥便發熱,若陰證則無熱。〕
  8. 本方加山藥、扁豆、薑棗煎,名六神散〔陳無擇〕。治小兒表熱去後又發熱者。〔世醫到此,盡不能曉,或再用涼藥,或再解表,或謂不治,此表裏俱虛,氣不歸元,而陽浮于外,所以再熱非熱證也。宜用此湯加粳米煎,和其胃氣,則收陽歸內,而身涼矣。熱甚者,加升麻知母,名銀白湯。〕
  9. 四君合四物名八珍湯,治心肺虛損,氣血兩虛。〔心主血,肺主氣,四加補氣,四物補血。〕及胃損飲食不為肌膚,〔血氣充,然後肌肉長。〕
  10. 若傷之重者,真陰內竭,虛陽外鼓,諸證蜂起,則于四君四物之中,又加黃耆以助陽固表,加肉桂以引火歸元,名十全大補湯〔金匱曰:虛者十補勿一瀉之,此湯是也〕。
    1. 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陳皮,名溫經益元散,〔節庵〕治汗後頭眩心悸,筋惕肉瞤,或汗出不止,及下後下利不止,身體疼痛,〔太陽宜汗,汗多則亡陽,故有眩悸瞤惕之證,陽明宜下,下多則亡陰,故有下利身痛之證。〕
    2. 十全大補加防風為君,再加羌活、附子、杜仲、牛膝、名大防風湯,治鶴膝風。

上一節 玉屏風散
四物湯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