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經絡學 » 經絡 » 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內容】

經絡學說除了前面介紹的內容外,還有根結、標本與氣街、四海等理論。它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經絡與人體各部的聯繫。

《靈樞‧根結》指出,足六經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結」在頭、胸、腹的一定部位。

經脈
太陽至陰睛明
陽明厲兌頭維
少陽足竅陰聽宮
太陰隱白中脘
少陰湧泉廉泉
厥陰大敦玉堂、膻中

竇漢卿《標幽賦》則進一步指出十二經脈的「四根」、「三結」,即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以「頭、胸、腹三部為「結」。

《靈樞‧衛氣》論述了十二經的標與本,大體上「本」在四肢,「標」在頭面軀幹,其範圍較「根」「結」為廣。

經脈本部標部
足三陽太陽足跟至跟以上五寸中一段
少陽足竅陰耳前
陽明厲兌頸、頰、頑顙部
足三陰少陰交信背俞與舌下兩脈
厥明足背背俞
太陰內踝至踝上四寸一段背俞與舌本
手三陽太陽腕背眼之上一寸
少陽中渚耳後、耳上角至目外眥
陽明肘部鼻旁
手三陰太陰寸口部腋內動脈
少陰銳骨之端背俞
厥陰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腋下三寸

十二經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它們的意義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為經氣之所出;結者,標者,部位在上,皆為經氣歸結之所。

標本根結的理論補充說明了經氣的流注運行情況。《靈樞‧經脈》、《靈樞‧逆順肥瘦》、《靈樞‧營氣》等篇所論述的十二經脈逐經循環傳注的體系,使氣血周流不息,營養全身;而標本根結理論不僅說明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繫,而且更強調四肢為經氣的根與本。在臨床上,針刺這些部位的腧穴,易于激發經氣、調節臟腑經絡的功能,所以,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主治病症的範圍較遠較廣,不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遠離腧穴部位的臟腑、頭面、五官病等。

氣街是指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靈樞‧衛氣》說:「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氣街部位多為「結」與「標」的部位,基於這一理論,分佈于頭身的腧穴可以治療局部和內臟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療四肢病症。

《靈樞‧海論》提出人有四海:腦為髓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又稱血海。四海的部位與氣街類似,髓海位於頭部;氣海位於胸部;水穀之海位於上腹部;血海位於下腹部。各部相互聯繫,主持全身氣血津液。

腦部髓海,為神氣的本源,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主宰;胸部為氣海,宗氣之所聚之處,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的運行;胃為水穀之海,是營氣、衛氣的化源;衝脈起于胞宮,胞宮為血室,與月經關係密切,故為血海。《難經》載「臍下,腎間動氣者」,為十二經之根本,是為原氣,通過三焦布于五臟六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宗氣、衛氣、營氣、原氣共同構成人體的真氣(正氣),真氣行于經絡者稱為經氣或脈氣。因此,四海的理論進一步明確了經氣的組成和來源。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