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經絡學 » 十二經脈 » 足太陰脾經脈
【內容】

足太陰脾經穴位圖
足太陰脾經循行圖

【循行】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 (1) ,過核骨後 (2) ,上內踝 (3) 前廉,上踹 (4) 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 (5) 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 (6) ,連舌本 (7) ,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本經穴﹞ 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 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極(任脈)。

【註釋】

(1)白肉際──指四肢掌(蹠)面與背面交接的邊緣。掌(蹠)面的皮膚較厚而色淺,稱白肉,又稱赤白肉際。

(2)核骨──張介賓註:「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其形如半個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頭部突起。

(3)內踝──脛骨下端的突出處。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腸肌部。

(5)厥陰──指足厥陰肝經。

(6)咽──張介賓註:「咽以咽物,居吼之後。」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語譯】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于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佈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病侯】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 (1) 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 (2) ,則快然如衰 (3) ,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 (4) ,水閉 (5) ,黃疸,不能臥,強立 (6) 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絡…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

【註釋】

(1)胃脘──《說文》:「脘,胃府也。」

(2)得後與氣──「後,指大便;「氣」,指矢氣。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塊;泄,指水瀉。

(5)水閉──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強立──《太素》作「強欠」。可作勉強起立解。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發強,吃了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