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膽俞 BL19

﹝釋名﹞

俞、輸通。穴與膽相應,為膽的背俞穴。

﹝類別﹞

膽囊背俞穴。

﹝出處﹞

脈經。

﹝位置﹞

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中樞)旁開1.5寸處。
  • 《針灸甲乙經》:「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

﹝局部解剖﹞

  • 肌肉: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胸腔內當膈肋竇與肺下緣相接處)。
  • 神經:第十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深層為後支外側支。
  • 血管:第十肋間動、靜脈背側內側支。

﹝刺灸法﹞

向下或向脊旁斜刺0.5~0.8寸。不可過深,以免誤入胸腔,損傷肺臟。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功效﹞

調肝膽、利胸脅。

﹝主治﹞

  • 古典:胸滿、嘔無所出、口苦、舌乾、飲食不下、脅痛不得臥、目黃、黃疸、勞瘵、吐逆、短氣、骨蒸勞熱、驚悸、面黃赤斑。
  • 現代:病毒性肝炎、急性腹痛(包括膽絞痛)、膽囊炎、膽道蛔虫症、胃炎。

﹝方例﹞

  • 脅痛不得臥:膽俞、章門。
  • 驚悸:膽俞、解溪。
  • 勞瘵:膈俞、膽俞。
  • 病毒性肝炎:膽俞、至陽、足三里、太衝。
  • 膽囊炎:膽俞、膽囊穴。
  • 膽道蛔虫症:膽俞、內關、陽陵泉。

上一節 肝俞
脾俞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