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耳和髎 SJ22

﹝別名﹞

和髎

﹝釋名﹞

和,調和;髎,骨空。耳和則能聽音空在耳前、骨後凹陷中,故名。原名「和髎」,其漢語拼音與禾髎Heliao同,為避免混淆,故冠以「耳」字。

﹝類別﹞

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出處﹞

針灸甲乙經。

﹝位置﹞

頭顳部鬢髮後緣直上與耳廓根上端相平處,當顳淺動脈後緣。
  • 《針灸甲乙經》:「在耳前兌發下橫動脈」;
  • 《醫宗金鑒》:「兌發下即鬢角也」。

﹝局部解剖﹞

  • 肌肉:顳肌,耳前肌。
  • 神經:耳顳神經支,面神經顳支。
  • 血管:顳淺動、靜脈。

﹝刺灸法﹞

避開顳淺動脈向後方淺刺0.3~0.5寸。艾條溫灸5~15分鐘。

﹝功效﹞

聰耳通竅。

﹝主治﹞

  • 古典:頭重頜痛、耳鳴、牙關拘急、口歪、鼻淵。
  • 現代:目眩、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顳下頷關節炎。

﹝方例﹞

  • 口眼歪斜:太陽、絲竹空、和髎、顴髎。

上一節 耳門
絲竹空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