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角孫 SJ20

﹝釋名﹞

「角」指耳上角。「孫」即「遜」,隱遁的意思。以喻穴隱于髮際,為耳上角所遮蓋,故名。

﹝類別﹞

交會穴:《針灸甲乙經》「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銅人喻穴針灸圖經》無「手陽明」三字。

﹝出處﹞

靈樞‧寒熱論。

﹝位置﹞

頭顳部,將耳部前折時,耳尖正上方入髮際處。
  • 《針灸甲乙經》:「在耳部中間,開口有孔」;
  • 《素問‧氣府論》王冰註:「在耳部表上部,髮際之下」;
  • 《類經圖翼》張介賓註:「耳後上角」。

﹝局部解剖﹞

  • 肌肉:耳上肌。
  • 神經:耳顳神經支。
  • 血管:顳淺動、靜脈耳前支。

﹝刺灸法﹞

向後或向下沿皮刺0.3~0.5寸,或點刺。艾條溫灸5~15分鐘,或作燈火灸。

﹝功效﹞

清利頭目,通利耳竅。

﹝主治﹞

  • 古典:頭痛、眩暈、目翳、目赤腫痛、牙齦腫痛、耳鳴、耳聾、耳廓腫痛。
  • 現代:腮腺炎、結膜炎。

﹝方例﹞

  • 目昏生翳:角孫、足三里。
  • 牙齒不能嚼:角孫、頰車。
  • 視神經炎、視網膜出血:角孫、風池、太陽、肝俞、膈俞。

上一節 顱息
耳門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