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期門 LR14

﹝釋名﹞

期,指週期,一週年稱「期年」。《標幽賦》:「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至此正值一個週期,穴又分列兩廂,故稱「門」。又漢武帝置「期門武宮」,而肝為「將軍之宮」,故以此名其募穴。

﹝類別﹞

肝臟募穴。交會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

﹝出處﹞

傷寒論。

﹝位置﹞

胸部,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凹陷處,距前正中線4寸。
  • 《針灸甲乙經》:「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
  • 《針灸集成》:「日月上,橫直巨關(闕)。」即臍上6寸(巨闕)旁旁開3.5寸,下距日月1.5寸處。也就是說:巨闕旁5分為幽門;旁2寸為不容(正當肋弓下);旁3.5寸為期門,正當乳下二肋間內側端,其下1.5寸(低下一肋)為日月。但因乳頭位置常在第五肋上(低于第四肋間),乳根穴的位置也相應下移,則期門應定在第七肋間內端;日月也下移至八、九肋下緣(九肋端)。龐安時《傷寒總病論》:「期門穴,直乳下,當腹旁近脅骨是穴,針入一寸。」則在乳頭直下肋弓下緣處定穴。又,朱肱《南陽活人書》:「凡婦人病,法當針期門,不用行子午法(捻轉法),恐纏臟膜引氣上,但下針令病人吸五吸,停針良久,徐徐出針,此是平瀉法也。凡針期門,必瀉勿補,可肥人二寸,瘦人寸半深。」所言深度并不適用於肋間隙穴位。

﹝局部解剖﹞

  • 肌肉:腹直肌、肋間肌。
  • 神經:第六、七肋間神經。
  • 血管:肋間動;靜脈。

﹝刺灸法﹞

沿肋間隙向外側橫刺0.5~1寸,不可直向深刺。電針時深度以皮下至肌膜間為宜。艾炷灸3~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功效﹞

疏肝理氣,化瘀消積。

﹝主治﹞

  • 古典:胸脅脹痛、胸煩、胸脹、肝病、脅脹、脅下積聚、嘔吐,咳逆,目眩而昏,善噫、胸中熱,心痛,奔豚上氣、不得息,瘧疾,傷寒熱入血室,痙,癃,遺溺,霍亂泄注,喑不能言,婦人產後余疾,食飲不下。
  • 現代:肋間神經痛、肝區痛、肝脾腫大、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膈肌痙攣,胃神經官能症,乳腺炎,消化不良,乳腺增生。

﹝方例﹞

  • 胸中熱、息賁、脅下氣上:缺盆、期門。
  • 心痛短氣:天突、期門、長強、俠白、中衝。
  • 傷寒發狂:期門、氣海、曲池。
  • 堅痃疝氣:期門、大敦。
  • 脅痛(實證):期門、支溝、陽陵泉、足三里、太衝。
  • 肝炎:期門、陽陵泉、中封。
  • 結胸:期門、肺俞。

上一節 章門
長強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