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上脘 RN13

﹝別名﹞

上管

﹝釋名﹞

脘,或作「管」,指胃腑。穴近胃脘上部,故名。

﹝類別﹞

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

﹝出處﹞

靈樞‧四時氣。

﹝位置﹞

上腹正中線臍中上5寸處。當中脘上1脘,歧骨(胸劍結合部)下3寸。
  • 《針灸甲乙經》:「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下三寸」;
  • 《針灸聚英》:「臍上五寸」
  • 《備急千金要方》作「巨闕下一寸」,誤。

﹝局部解剖﹞

  • 肌肉:腹白線中;深部為肝下緣及胃幽門部。
  • 神經: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內側支。
  • 血管:腹壁上動、靜脈分支。

﹝刺灸法﹞

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壯,艾條溫灸15~20分鐘。

﹝主治﹞

  • 古典:胃痛,飲食不下,食飲不化,膈塞不通,呃逆,腹脹,疳積,驚悸,目眩,翻胃,嘔吐,嘔血,虛勞。
  • 現代: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擴張,冒痙攣,胃下垂,胃扭轉,賁門痙攣,食管癌,急性胰腺炎。

﹝方例﹞

  • 嘔血:上脘、不容、大陵。
  • 發狂奔走:上脘、神門。
  • 蓄熱吐血:上脘、尺澤、魚際、曲泉、行間。
  • 賁門痙攣:上脘、內關、公孫。
  • 胃脘痛:上脘、合谷、足三里。

上一節 中脘
巨闕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