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外燥即秋月燥氣,行令於秋分之後,小雪以前。燥氣為病,稱為 "秋燥" ,具有明顯的時令性,故喻嘉言謂 "秋傷於燥" 。燥氣清肅,內應肺氣,所以燥氣為病,其初多見燥傷肺衛的病理。若遷延不愈,即可以內傳入裡,其病勢演變與轉歸,亦與其他溫病大體相同。

"燥勝則乾" ,故在燥氣為病的過程中,無論是燥傷肺衛,或傳入陽明,甚至深入下焦肝腎的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津氣乾燥,陰血虧乏的病理。

秋令上承炎夏,後啟寒冬。初秋之際,秋陽以曝,燥氣偏熱,感之者則病溫燥。深秋氣冷、西風肅殺,燥氣偏寒,感之者則病涼燥。

燥氣最易傷津,其治以滋潤為主。《內經‧至真要大論》有 "燥者潤之" 的明訓。但秋燥終屬外感為病,其初起治療,除潤燥之外,還須分別病邪屬性,佐以解表之法,以透邪外出,質言之,即涼燥初起,宜辛開溫潤,溫燥初起,宜辛涼甘潤。外燥傷人,在病機演變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上一節 濕勝成毒
燥傷肺衛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