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疾病防治總論 » 治療時間
【內容】

掌握治療時間,是針灸治療方法又一重要內容,與療效有直接關係。治療時間除據子午流注按時取穴外,尚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總的治療時間

一個病人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治療,這是處方時應當考慮到的。急性病,一般治療時間較短,只需3~5天或3~4周左右。慢性病,一般治療時間較長,有的需要數日或數年治療。如難以作出準確的預測,可試用針灸5~10次,以觀後效。

掌握總的治療時間是很重要的,醫者可根據病情分階段進行治療,有利於提高療效和鞏固療效。臨床上常見的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痢疾、腸癰、目赤腫痛,應告知患者需多少時間才可治癒,免得症狀好轉後,中斷治療,造成病變復發,病人失去信心,半途而廢。

二、療程與間隔時間

目前臨床上對於多數慢性病,一般以針刺7~10次為一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每療程間隔5~7天,再進行下一療程。這是因為連續無休止地進行針灸,一方面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和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因患者的興奮性降低而影響療效。臨床上如面癱等,多是在療程間隔時間內,出現明顯好轉。

三、選擇施術時間

某些疾病的臨床處方,也應考慮施術的時間,才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如失眠,在上午施術就不如在下午或晚間諉朮效果好。婦科病中的月經不調、痛經等,以經前5~7天開始治療,連續治療7~10日效果較好。還有一些週期性發作的病人,應在發作前針刺,如瘧疾等,實踐證明在發作前2小時進行針刺效果較好。至於許多疾病都要注意抓緊有利時機,施行早期治療,則是一致公認的治療原則。

四、每次治療間隔時間

一般性疾病多是1~2天治療一次。但對一些需及早控制性疾病,如急性傳染病,急性疼痛症,則需要每隔5~6小時針灸一次,不可間隔太長,這是因為針灸的作用只能保持一定的時間,超過了這個時限,就會失去治療作用,如急性痢疾、流腦、乙腦等都是這樣。

五、留針時間

留針時間也是處方中的重要一環,對於肌肉痙攣性疼痛,可以不留針,或短留針,但對一些急性炎症性痛症,危重病症,則需要久留針,如中西醫結合治療普通性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用長達10個多小時留針法,24例中除1例無效外,余均于5~10小時退熱,5~7天痊癒出院。據報道針刺治療潰瘍病急性穿孔,留針1小時,在留針期間,每15分鐘捻轉一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再如七十年代廣州、長沙等地治療各種中毒性休克,均用久留針法,他們觀察到雖多數患者于針後半小時左右血壓開始上升,但也有少數重症,需經几小時,甚至10多個小時留針運針的過程,才能使血壓回升。目前一般留針時間為15~20分鐘。

六、鞏固療效的治療時間

這是指一些經治療後症狀消失的患者以求根治而言,目的是為了防止復發。例如急性炎症,在症狀消除之後,一般還需繼續治療3~5次;對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闌尾炎,則需較多次數治療,以鞏固療效。

上一節 配穴方法
應用要點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