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靈樞 » 經脈 » 腎足少陰之脈
【內容】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1),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2),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是動則病饑不欲食,面如漆柴(3),欬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4),心如懸若饑狀(5),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6),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7),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8)。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9),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 《太素》「谷」作「骨」,《銅人》、《脈經》、《千金方》同。
  2. 《甲乙經》「膕」下有「中」。
  3. 《太素》作「面黑如地色」。《甲乙經》作「面黑如炭色」,《銅人》同。
  4. 《甲乙經》無「如」。
  5. 《太素》「若」作「病」。
  6. 《甲乙經》無此十四字。
  7. 《銅人》「脊」下有「臀」。
  8. 《甲乙經》「灸則」以下十六字在「為此諸病」上。
  9. 《太素》兩「者」下皆有「則」,《甲乙經》同。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