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疾病防治總論 » 針灸治療作用特點
【內容】

針灸在臨床上的應用範圍極其廣泛,可用於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各科疾病的治療,文獻調查表明,目前經臨床一定樣本驗證并確有效驗的針灸適用病症近200種。針灸之所以有這樣廣的適應證,又有這樣好的效果,是由於針灸具有協調陰陽、扶正祛邪和疏通經絡等作用。

一、調和陰陽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中陰陽兩方面處于相對平衡狀態,保持人體中各組織、器官、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體的陰陽失去平衡,發生偏盛或偏衰,就會發生疾病,進而陰陽分離,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既然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調理陰陽,使失調的陰陽向著協調方面轉化,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針灸的治療作用首先在于調和陰陽,正如《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這就是說針灸治病的關鍵在于調節陰陽的偏勝與偏衰,使機體陰陽和調,保持精氣充沛,形氣相合,神氣內存。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基本上是通過經絡、腧穴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實現的。如胃火熾盛引起的牙痛,屬陽熱偏盛,治宜清瀉胃火,取足陽明胃經穴內庭,針刺瀉法,以清瀉胃熱。寒邪傷胃引起的胃痛,屬陰邪偏盛,治宜溫中散寒,取足陽明胃經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針用瀉法,并灸,以溫散寒邪。腎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屬陰虛陽亢證。本著「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的原則,治宜育陰潛陽,取足少陰經穴太溪,補之;取足厥陰肝經穴行間,瀉之,以協調陰陽。此外,由於陰陽之間呆相互化生,相互影響,故治陰應顧及陽,治陽應顧及陰,所以又有「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等方法。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調和陰陽。現代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也已經充分證明,針灸對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活動均有明顯的調整作用,特別是在病理狀態下,這種調節作用更為明顯。一般說對於亢進的、興奮的,痙攣狀態的組織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對於虛弱的、抑制的、弛緩的組織器官有興奮作用。這種調節是良性的、雙向性的。這就是針灸能治療多種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將組織器官的病理失調與陰陽理論聯繫起來,均可用陰陽解釋,所以說針灸調節了病理性失調,也就是調節陰陽的失調。

二、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生,關係到人體正氣和致病因素(邪氣)兩個方面。所謂正氣,即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和其抗病能力。所謂邪氣,是與正氣相對而言,即泛指對人體有害的各種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飲、瘀血和食積等。當人體的正氣不足以抵禦外邪,或病邪侵襲人體的力量超過了人體的正氣時,即可發生疾病。

疾病的過程,就是邪正相爭的過程,治療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改變正邪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有利於向痊癒方面轉化。

針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體表現為補虛瀉實。針灸的補虛瀉實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於補虛,刺血多用於瀉實;二是針刺手法,古今醫家已總結出多種補瀉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長期大量臨床經驗,不少腧穴其補瀉作用各異,如膏肓、氣海、關元、足三里、命門等穴,有補的作用,多在扶正時應用;而十宣、中極、水溝,有瀉的作用,多在祛邪時應用。現代的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證明針灸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而這種作用與中醫的「扶正祛邪」相似。

三、疏通經絡

經絡氣血失調是疾病產生的重要病理變化,經絡氣血偏盛可引起有關臟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而經絡氣血偏衰則可出現功能減退性疾病。經絡氣血逆亂,可致昏厥;經絡氣血運行阻滯,引起疼痛,不通則痛。針灸通過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這也是其獨特的作用。如陽明經氣偏盛引起的身熱、口渴,可取陽明經內庭、曲池瀉熱止渴;陽明經氣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陽明經足三里、合谷溫補之。再如足陽明胃經濁氣上逆,引起嘔吐,足陽明胃經清氣不升引起的腹瀉、腹脹等症,均可取足陽明胃經經穴足三里治之。以上均為通過疏理陽明經氣,調理氣血,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針灸止痛,更是通經絡、疏閉阻的結果。

上一節 國外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