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解表類 » 荊芥 (《本經》)
【內容】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帶花序的全草或花穗。多係栽培。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河南、山東等地。原植物荊芥生於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緣。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充足,怕乾旱,忌積水。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油砂土、夾沙土最宜生長。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功效解表祛風、解毒透疹,炒炭止血。臨床用名有荊芥、炒荊芥、荊芥炭、荊芥穗、炒荊芥穗、荊芥穗炭。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治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結聚氣破散之,下瘀血,除濕痺。

《本草拾遺》:本功外,去邪,除勞渴,主丁腫,出汗,除風冷,煮汁服之。杵和酢傅丁腫。新注云:產後中風,身強直,取末酒和服差。

《藥性論》:可單用。治惡風賊風,口面歪斜,遍身疹痺,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氣,除勞。久食動渴疾,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藏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日華子本草》:利五藏,消食,下氣,醒酒。并煎茶,治療頭風,并出汗。豉汁煎,治暴傷寒。

《開寶本草》:治婦人血風及瘡疥為要藥。

《本草衍義》:荊芥,只用穗。治產後血暈及中風,目帶上,四肢強直。為末,二三錢,童子小便一小盞,調、下嚥,良久即活,甚有驗。又治頭目風,荊芥穗、細辛、川芎等為末,飯後湯點二錢。風搔遍身,濃煎湯淋渫或坐湯中。

《藥類法象》:氣溫,味辛苦。

清利頭目。辟邪毒,利血脈,宣通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勞冷。搗和醋,封毒腫。去枝,手搓碎用。

《湯液本草》:氣溫,味辛苦。

《本草》云:辟邪毒,利血脈,通宣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勞渴。杵和醋,封毒腫。去枝、梗,手搓碎用,治產後血暈如神。動渴疾。多食熏五臟神,破結氣。

《本草發揮》:潔古云:氣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辟邪毒,利血脈。宣通五臟足氣,能發汗除勞。冷搗和醋,封腫毒。東垣云:主清利頭目。

《本草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於祛風邪,散瘀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其治風諸家皆贊之。

《本草經疏》:荊芥,得春氣,善走散,故其氣溫,其味辛,其性無毒,升也,陽也。春氣升,風性亦升,故能上行頭目,肝主風木,故能通肝氣,行血分,能入血分之風藥也。故能發汗。其主寒熱者,寒熱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則寒熱自愈。鼠瘻由熱結於足少陽、陽明二經,火熱鬱結而成。瘰癧為病,亦屬二經故也。生瘡者,血熱有濕也,涼血燥濕,瘡自脫矣。破結聚氣者,辛溫解散之力也。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溫以行之之功用也。痺者,風寒濕三邪之所致也,祛風燥濕散寒,則濕痺除矣。

荊芥,風藥之辛溫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勿誤入。

《本草蒙筌》:味、苦,氣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無毒。須取花實成穗,能清頭目上行。發表汗解利諸邪,通血脈傳送五臟。下瘀血除濕痺,破結聚散瘡痍。搗和醋,敷風腫疔瘡;研調酒,理中風強進。仍治產後血暈,杵末攙入童便。

《本草乘雅》:假者蘇之,故名假蘇。如假寒熱為鼠瘻,為瘰癧;假氣為結,為聚;假血為瘀;假濕為疸;假偽非真者,蘇蘇震行,緩散自釋矣。

《藥性解》:荊芥,味辛苦,性微溫,無毒,入肺、肝二經。主結氣瘀血、酒傷食滯,能發汗去皮毛諸風,涼血熱療痛癢諸瘡。其穗治產暈如神。陳久者良。

按:荊芥行血療風,則太陰厥陰之人,固其宜也。今人但遇風證輒用荊防,此流氣散之相沿耳。不知風在皮裡膜外者,荊芥主之,非若防風之入骨肉也。有汗者勿用。

《藥鑒》:氣溫,味辛苦,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能涼血疏風,上清頭目。辟邪毒,宣五臟,除勞渴,通血脈,除濕痺,破結氣,行瘀血,解肌表,諸瘡瘍風熱皆用之。與羌活同用,能除血濕。與蟬退同用,能散風邪。與紅花同用,能行惡血。與蘇子同用,能下諸氣。惟其氣溫而輕,故能開腠理。和醋搗爛,敷腫毒立瘥。又治產後血暈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服,過則蒸五臟神。表虛者禁用。

《景岳全書》:味辛苦,氣溫。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用此者,用其辛散調血。能解肌發表,退寒熱,清頭目,利咽喉,破結氣,消飲食,通血脈,行瘀滯,助脾胃,辟諸邪毒氣,醒酒逐濕,療頭痛頭旋,脊背疼痛,手足筋急,弓痺腳氣,筋骨煩疼,風濕疝氣,止下血血痢,崩淋帶濁。若產後中風強直,宜研末酒服甚妙。搗爛醋調,傅疔瘡腫毒最佳,亦鼠瘻、瘰癧、血風、瘡疥必用之要藥。

《本草備要》:一名假蘇,輕宣發表,祛風理血。

辛苦而溫,芳香而散。入肝經氣分,兼行血分。其性升浮,能發汗,又云:止冷汗、虛汗。散風濕,清頭目,利咽喉。治傷寒頭痛,中風口噤,身強項直,口面喎斜,目中黑花。其氣溫散,能助脾消食,氣香入脾。通利血脈。治吐衄腸風,崩中血痢,產風血運,產後去血過多,腹內空虛,則自生風。故常有崩運之患,不待外風襲之也。荊芥最能散血中之風。華佗愈風散,荊芥三錢,微焙為末,豆淋酒調服,或童便服。諸家云甚效。瘰癧瘡腫。清熱散瘀,破結解毒,結散熱清,則血涼而毒解。為風病、血病、瘡家聖藥。荊芥功本治風,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風木之臟,即是藏血之地也。李士材曰:風在皮裡膜外,荊芥主之。非若防風能入骨肉也。連穗用。穗在於巔,故善升發。治血炒黑用。凡血藥用山梔、乾薑、地榆、棕櫚、五靈脂等,皆應炒黑者,以黑勝紅也。反魚蟹、河豚、驢肉。

《本經逢原》:荊芥穗入手太陰、足厥陰氣分,其功長於祛經絡中之風熱。觀《本經》所主,皆是搜經中風熱痰血之病。又能清頭目,去瘀血,破結氣,消瘡毒,故風病血病,瘡病產後為要藥。治風兼治血者,以其入風木之臟,即是藏血之地,故并主之。華元化治產後中風,口噤發痙,及血暈不醒,荊芥末三錢,豆淋酒調服神效。產後血暈,熱童便調服。而表虛自汗,陰虛面赤者禁用。今人但遇風證,概用荊芥,此流氣散之相沿耳。

《本草崇原》:荊芥味辛,性溫臭香,稟陽明金土之氣,而肅清經脈之藥也。寒熱鼠瘻,乃水臟之毒,上出於脈,為寒為熱也。本於水臟,故曰鼠,經脈空虛,故曰瘻,此內因之瘻也。瘰癧生瘡,乃寒邪客於脈中,血氣留滯,結核生瘡,無有寒熱,此外因之瘻也。荊芥味辛性溫,肅清經脈,故內因之寒熱鼠瘻,外因之瘰癧生瘡,皆可治也。其臭芳香,故破結聚之氣。破結聚,則瘀血自下矣。陽明之上,燥氣主之,故除濕。

《本草求真》:荊芥專入肝。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故能入肝經氣分,驅散風邪。凡風在於皮裡膜外,而見肌膚灼熱,頭目昏眩,咽喉不利,身背疼痛者,用此治無不效。時珍曰:其治風也,賈丞相稱為再生丹;許學士謂有神聖功;戴院使許為產後要藥;蕭存敬呼為一捻金;陳無擇隱為舉卿古拜散,夫豈無故而得此隆譽哉。不似防風氣不輕揚,驅風之必入人骨肉也。是以肌膚宣散故耳。且既入於肝經風木之臟,則肝即屬藏血之地,故又能以通利血脈,俾吐衄、腸風、崩、痢、產後血暈,瘡毒癰腫血熱等症,靡不藉其輕揚,以為宣泄之具,寧於風木之臟既於其氣而理者,復不於血而治乎!本入肝經氣分,兼入肝經血分。玩古方產後血暈風起,血去過多則風自內生,故常有崩暈之患,不待外風襲之也。有用荊芥為末,同酒,及或童便調治;崩中不止,有用炒黑荊芥以治,於此可見其概矣。

《得配本草》:辛、苦,溫。入足厥陰經氣分,兼入血分。散瘀破結,通利血脈。祛風邪,清頭目,利咽喉,消瘡毒。治中風口噤,身直項強,口面歪斜,目中黑花,及吐衄崩中,腸風血痢,產風血暈,最能祛血中之風,為風病血病瘡病產後要藥。

得童便,治產後中風。配靈脂炭,止惡露不止;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槐花炭,治大便下血;配縮砂末,糯米飲下,治小便尿血。佐桃仁,治產後血暈;若喘加杏仁、炙甘草。調陳皮湯,治口鼻出血如湧泉。因酒色太過者。

血暈,用穗;止血,炒炭;散風,生用;敷毒,醋調;止崩漏,童便炒黑。

表虛有汗者禁用。

服荊芥者,忌食魚、蟹、河豚、驢肉。犯之立死,甚於鉤物。惟地漿可解。

風在皮裡膜外者,荊芥主之;風在骨肉者,防風主之。

《神農本草經讀》:荊芥氣溫,秉木氣而入肝膽;味辛無毒,得金味而入肺,氣勝於味,以氣為主,故所主皆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之症。

寒熱往來,鼠瘻瘰癧生瘡等症,乃少陽之為病也,荊芥辛溫,以發相火之鬱,則病癒矣。

飲食入胃,散精於肝,肝不散精,則氣滯而為積聚,肝主藏血,血隨氣血運行,肝氣一滯,則血亦滯而為瘀,乃厥陰之為病也,荊芥辛溫,以達肝之氣,則病癒矣。

其除溫疸者,以疸成於溫荊芥溫而兼辛,辛入肺而調水道,水道通則濕疸除矣。

今人炒黑則變為燥氣,而不能達;失其辛味,而不能發,且謂為產後常用之品,昧甚。

《本經疏證》:諸病源候論曰,瘰瘻病之生,或因寒暑不調,故氣血壅結;或由飲食乖節,故毒流經脈,皆能使血脈結聚,寒熱相交,久則成膿而潰漏。又曰,瘰癘瘻者由風邪毒氣客於肌肉,隨虛處停結如梅李棗核等,大小兩兩相連在皮間,時發寒熱,此言其因也。靈樞寒熱篇曰,瘰癘鼠瘻在於頸腋者,皆寒熱之毒氣留於脈而不去,此言其處也。又曰,鼠瘻之本,皆在於臟,其末出於頸腋之間,浮於脈中,未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此言其本也。夫在前曰嚨,在後曰項背,今曰頸腋,則在側矣。喉嚨屬陽明,項背屬太陽,頸腋則屬少陽。少陽者,陰未盡化,陽氣尚稚,已出乎陽,未離乎陰也。未離乎陰,故風入則搏血,已出乎陽,故血結則留濕,陽氣尚稚,故氣易結聚,陰未盡化,故血易壅瘀。荊芥為物,妙在味辛而轉涼,氣溫而不甚,芳香疏達,可使從陽化陰,而氣中結聚得破,從血驅風,而血中壅瘀得行,濕痺得去,氣不結聚,血不壅瘀,濕不停著,則寒熱除而鼠瘻瘰癘之在頸腋者,雖至已潰成瘡,既無來源,則亦烏能不已。善夫劉潛江之言曰,荊芥以春令布子生苗,歷夏及秋,方開花結子,故全乎辛之味者,以成其溫升之氣也。然嘗之先辛後苦,俱帶涼味,是又升中復兼降矣。本乎氣之溫,成乎味之辛者,合春和之升舉,是為能達陰氣,俾陽得乘陰以出也。而血藏之風遂不病,出乎味之苦,更成於轉味之涼者,合秋爽之肅降,是為能和陽氣,俾陰得先陽以暢也。而風藏之血亦不病,蓋以氣味全似挹天氣以接引地氣,能升而達在地之鬱陰,即能降而化在天之亢陽。故雖不專主於溫升,然佐升散得宜,不特外因風寒而陽鬱,即內之七情致血分有滯以涸陽者,皆得仗此紓陰以達之;雖亦不專主於涼降,然佐清降得宜,不特內因肝熱而陽僭,即外之六淫至血分有熱以迫陽者,皆得仗此裕陰以和之。蓋風藏不離乎血,原相因以為病,惟此則能相因以為功,所以不可與他風劑例視。而欲達陽必思所以紓陰,欲和陽必思所以裕陰,則庶幾善用此而獲成效矣。

《本草新編》:荊芥,味辛、苦,氣溫,浮而升,陽也,無毒。能引血歸經,消頭目之火,通血脈,逐邪氣,化瘀血,除濕痺,破結聚,散瘡痍。治產後血暈有神,中風強直,亦能見效。但入之血分之藥中,使血各歸經,而不至有妄行之虞;若入之於氣分藥中,反致散氣之失。荊芥性升,與柴胡、升麻相同,乃柴胡、升麻入之補氣之中,能提氣以升陽,而荊芥獨不能者,以荊芥雖升而性浮動,補陽之藥,尤惡動也。血過凝滯,荊芥之浮動則易流,所以可引之以歸經。氣易散亂,荊芥之不更助其動乎。氣過動必散,此所以不可用之於補氣之藥耳。

或問荊芥引經,走血分甚速,走氣分甚遲,前人言之,而子尚未闡揚,愿暢談之。曰:荊芥本陽藥,而非陰藥。陽入陰則行速,陽入陽則行遲。夫陽屬氣,而陰屬血。血行遲,而氣行速。荊芥入血而速者,乃血行遲,而若見荊芥之行速也;荊芥入氣而遲者,乃氣行速,若見荊芥則行遲也。非荊芥走血分甚速,氣分獨遲也。

或問荊芥引血歸經,亦有引之而不歸經者乎?夫荊芥炒黑,則引血歸經,生用則引氣歸經。引血歸經者,有益於血者;引氣歸經者,有益於氣。有益於血者,血無亂動之虞;益於氣者,氣有過動之失。氣過動,而血不能靜矣,故用荊芥必須黑炒也,炒黑以治,無不歸經也。

或問荊芥亦能入腎乎?荊芥何能入腎也。雖然用之補腎藥中,未嘗不可入腎,但必須炒至純黑,則腎屬黑,正可同色以相入。夫荊芥之藥,本不必引入腎經。蓋腎有補而無瀉也,雖腎亦有感邪之日,祛腎中之風邪,風藥原無幾味,與其藥用豨薟、防己之類以伐腎中之邪,不若用炒黑荊芥散邪,而不十分耗正之為得也。

《本草分經》:辛、苦,溫,芳香。升浮,入肝經氣分,兼行血分。發汗散風濕,通利血脈,助脾消食。能散血中之風,清熱散瘀,破結解毒。為風病、血病、瘡家要藥。風在皮裡膜外者宜之。

穗,善升發,炒黑治血。

《本草思辨錄》:考古治頭項風強,一切偏風中風口噤,及吐血衄血下血,多重任荊芥,是其所司,總不離血中之風。能於血中散風,即係於血中行氣,海藏故謂之肝經氣藥。但肝經之氣,不能不涉及少陽,《本經》所主鼠瘻瘰癧即少陽病也。

荊芥散血中之風,為產後血暈第一要藥。其芳溫之性,又足以療瘰癧瘡疥,然無非利血脈去風毒而已。

謂荊芥為溫升則兼涼降,為涼降則兼溫升,要其溫勝於涼,氣亦帶濁,於外感風寒用之,必涉血分頭目昏眩者始得。《永類鈐方》治風熱頭痛,與石膏辛涼之味等分為末,茶調下,製劑亦妙矣。

【現代藥理研究】

  1. 荊芥有鎮靜作用,以揮發油作用為主。
  2. 荊芥有解熱、鎮痛作用,荊芥煎劑或乙醇浸劑灌胃,能使汗蛻泌旺盛,皮膚血管循環增強,對家兔有微弱的解熱作用。荊芥揮發油中的d-薄荷酮和3-甲基環己酮有鎮痛作用。
  3. 荊芥有抗炎作用。
  4. 荊芥有祛痰、平喘作用。荊芥揮發油能直接鬆弛豚鼠氣管平滑肌,並能對抗組織胺、乙酰膽鹼引起的氣管平滑肌收縮。小鼠酚紅試驗表明,荊芥揮發油有祛痰作用。
  5. 荊芥還有抗過敏、抗腫瘤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