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解表類 » 蒼耳子 (《本經》)
【內容】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乾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野生。全國各地均產,以山東、江蘇、湖北產量最大。原植物喜生於平原、丘陵、低山、荒坡、路邊、田邊。喜溫暖稍濕潤氣候,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辛、苦,性溫,有毒。歸肺經。功效發汗散風祛濕、通鼻竅、止痛。臨床用名有生蒼耳子、炒蒼耳子。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味甘,溫。主治風頭寒痛,風濕周痺,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

《名醫別錄》:味苦。主治膝痛,溪毒。

《本草拾遺》:葉妥,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黃好睡。子炒令香,搗去刺,使腹破,浸酒,去風,補益。又燒作灰,和臘月獵脂,封丁腫,出根。又氈中子七枚,燒作灰,投酒中飲之,勿令知,主嗜酒。

《藥性論》:亦可單用,味甘,無毒。主肝家熱,明目。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填髓,暖腰腳,治瘰癧疥癬,及瘙癢,入藥炒用。

《開寶本草》:味苦、甘,溫。膝痛,溪毒。

《本草綱目》:炒香浸酒服,去風補益。尤治皮膚風,令人膚革清淨。善通頂門連腦,蓋即蒼耳也。

《本草經疏》:蒼耳,得土之沖氣,兼稟天之春氣,故味甘溫,而《別錄》益之以苦。當是無毒。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苦以燥濕,甘以和血,溫則通暢。春氣發生而升,故主風寒頭痛,風濕周痺,四肢拘攣,惡肉死肌,膝痛,溪毒也。祛風療濕之藥。

《本草蒙筌》:味苦、甘,氣溫。味苦、辛,微寒。有小毒。最忌豬肉、米泔。散疥癬細瘡遍身瘙癢者立效,驅風濕周痺四肢攣急者殊功。止頭痛善通頂門,追風毒任在骨髓。殺疳蟲濕蛪,主惡肉死肌。益氣開聰明,強志暖腰膝。亦堪久服,明目輕身。

《本草乘雅》:蓋耳者聽之官,腎之竅,肺之司,故蒼形似耳,實中兩仁似腎,殼皮堅韌,叢毛剛勁,從革作金之肺象也。固入肺腎,以腎為主,腎藏志,志者腎之神也。志強竅斯開,竅開耳斯聰,耳聰聲斯入。若以肺為主,設腎不司竅,雖有其聲,不與耳接,非耳外聲,聲無所爾。益氣者,竅開氣斯益,設有氣無竅,亦填塞不輸,何由宣佈,亦可入肝,色蒼故也。入肝則肝得其用,肝以金為用耳。肝固開竅於目,而目之能視,腎所司也。即轉拔瞳人,需以利金,又可入脾,味甘故也。設土實不靈,遂致肌死,以及肢攣,敦土德用,自然反活回鮮,又可入心,氣溫故也。心用為水,水司液,心司血,血液充滿,乃得筋轉脈搖,故不獨五藏咸入,即筋內肌肉,頭目腦髓,靡不周到。但致疾之因,風濕使然,風淫偏勝,剛以濟之,如痺於頭,則風頭寒痛;痺於百骸,則周痺;痺於四肢,則四肢拘攣痛;痺於肌肉,則肌肉死惡;痺於膝,則膝痛;痺於氣,則氣損;痺於耳,則耳聾;痺於目,則目盲;痺於志,則志頹;痺於身,則身重身木,罔覺有觸,種種變證,皆藉以濡潤宣達,交互承製者也。世但知治療瘡瘍,殊失靈異。

《藥性解》:蒼耳子,味甘,性溫,有小毒,入肺經。主風寒濕痺、頭風腦漏、疔腫困重、疥癬瘙癢、血崩、大風癲癇,善能發汗。反豬肉,解狗毒。

按:蒼耳甘溫,故能走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之;肺主風邪,故治如上。

《景岳全書》:味苦微甘。治頭風寒痛,風濕周痺,四肢拘攣;去風明目,養血,暖腰膝,及瘰癧瘡疥,亦治鼻淵。宜炒熟為末,白湯點眼一二錢,久之乃效。

《本草備要》:一名葈耳,即《詩》「卷耳」。輕發汗,散風濕。

甘苦性溫。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肢攣痺痛,瘰癧瘡疥,採根葉熬,名萬應膏。遍身瘙癢。作浴湯佳。《聖惠方》云:葉搗汁,治產後痢。

《本經逢原》:蒼耳治頭風腦痛,風濕周痺,四肢拘攣,惡肉死肌,皮膚瘙癢,腳膝寒痛,久服亦能益氣。其葉久服,去風濕有效。服蒼耳人最忌豬肉及風邪,觸犯則遍身發出赤丹也。婦人血風攻腦,頭旋悶絕忽倒,不知人事者,用蒼耳草嫩心,陰乾為末,酒服甚效。此味善通頂門連腦,能走督脈也。

《本草崇原》:蒼耳《本經》名葈耳,該莖葉而言也。今時用實,名蒼耳子,子內仁肉,氣味甘溫,外多毛刺,故有小毒,花白實黃,稟陽明燥金之氣。金能制風,故主治風頭寒痛,謂頭受風邪,為寒為痛也。燥能勝濕,故主治風濕周痺,四肢拘攣痛,謂風濕之邪,傷週身血脈而為痺,淫於四肢而為拘攣疼痛也。夫周痺,則週身血脈不和,周痺可治,則惡肉死肌,亦可治也。四肢拘攣痛可治,則膝痛亦可治也。久服則風濕外散,經脈流通,故益氣。

《本草求真》:﹝批﹞祛肝風、除脾濕,活血通氣。

蒼耳子專入肝、脾。味苦而甘,氣溫無毒。凡人風濕內淫,氣血阻滯,肝受風則血阻,脾受濕則氣滯。則上而腦頂,下而足膝,內而骨髓,外而皮膚,靡不病症悉形。而致症見疥癬,通身周痺,四肢拘攣,骨節癰腫,頂巔風痛,疳蠱濕蛪,惡肉死肌,疔腫痔漏,腰重膝屈,按此苦能燥濕,溫能通活,為祛風療濕之聖藥。或作膏,如採根葉,根名萬應膏。或作湯浴,自然風除濕祛,血活氣行,而病即愈。但此通頂連腦,下達督脈,服此最忌豬肉,豬肉動風助濕。及風邪觸犯,則遍身發出赤丹,而致病益增甚耳。

《得配本草》:甘、苦,溫。有小毒。治風濕周痺,四肢攣痛,能善通頂腦,療頭風目暗,鼻淵息肉,瘰癧瘡疥。解溪毒,殺疳蟲。

配葶藶子為末,治小便不利。

《本經疏證》:蒼耳枝節繁茂,離奇屈曲,末盛於本,縱橫四布,似蔓非蔓,實結於巔,剖而出之,宛如人腎。腎所主者液也,液之所至,上出於腦為髓,旁行於肢體為骨節屈伸,泄澤外行於肌腠為汗出溱溱,無非腎氣所屆。乃蒼耳子之象腎形者,偏在其末,故能隨液之所致,布氣以驅風寒濕也。雖然,其味甘,其氣溫,謂之益液,亦何不可?僅謂能布氣而驅風寒濕,視之無乃太隘耶?則補精益液之物必滋柔,而茲則強梗也,必味勝,而茲則氣勝也,且其莖枝色青,則有合於發生之木氣,青中間黑色斑點,則有合於雜風寒濕,在發生中,仍不礙其榮茂,故謂行精液中氣以資發生則可,謂竟補益精液則不可。矧青者應風,黑者應寒是其莖,白者應燥是其花,舉青黑之精英,盡宣佈於色白之花而成實,故曰能驅風寒濕,目之以補精益液,烏乎可!是故風頭寒痛者,腦間固有風復因寒激也。風濕周痺,四肢拘攣痛者,風寒濕著其液,窒礙其滑澤也。惡肉死肌者,風濕著其津,腠理遂不通也。使腦髓津液中氣行而不滯去而不留,則諸患又何能不除耶?即後人所擴充,亦可以此意會悟而無不合矣。

《本草新編》:蒼耳子,味苦、甘,氣溫,葉苦、辛、微寒,俱有小毒。善解大麻風之毒,餘病禁用。各《本草》稱其效,皆不足信也。蓋此物最利關節,凡邪物在肝腑者,服之無不外出。大麻風之毒,正苦其留於臟中,必借此引出於皮毛。他病原非臟毒,何必借重。況蒼耳子與葉,散盡真氣,烏可輕服哉。若大麻風,亦畏散其氣,然受毒甚熾,有病則病受之,尚不至十分盡耗,故用之無妨。然亦必入之活血、涼血之藥中始得,非單用一味可恃之而取效也。或問蒼耳子,他病亦有用處,如治汗斑之去風,腳膝之去濕,未嘗無效,而子止言其治大麻風,毋乃太過乎?非過也。蒼耳子實止可治大麻風,而不可治他病。如汗斑,細病也,何必用此以耗元氣。腳膝,下病也,何必用此升散。舍可用之藥,而求之不可用之草,此世用藥之好奇,非吾論之太過也。

《本草分經》:甘、苦,溫。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治頭面諸疾、遍身瘙癢。去刺用。

採根煎熬名萬應膏,功用略同。

【現代藥理研究】

  1. 蒼耳子有抗菌消炎作用。
  2. 蒼耳子對心血管系統有作用,其注射液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壓下降,對清醒狀態的家兔也有降壓作用。對離體豚鼠心臟出現短暫的抑制作用。
  3. 蒼耳子對呼吸系統有作用,其注射液靜注能明顯增加麻醉兔及狗的呼吸幅度及頻率,亦能興奮清醒狀態下兔的呼吸。蒼耳子酊劑能增強蛙的呼吸運動,大量應用即抑制呼吸。蒼耳子煎劑灌胃,對小鼠二氧化碳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4. 蒼耳子有降血糖作用,其能使正常動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
  5. 蒼耳子有免疫抑制作用。
  6. 蒼耳子有抗氧化作用。
  7. 蒼耳子有細胞毒作用。
  8. 蒼耳子對血液系統有影響,其提取成分AA2有短時明顯降白細胞作用,停藥6小時後恢復正常。提取物在體外能顯著延長牛凝血酶人體纖維蛋白原時間。對禁食而血脂降低的家兔,蒼耳子甲醇提取物可使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很快恢復正常。
  9. 蒼耳子還有抗癌、抗病毒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