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疾病防治總論 » 國內進展
【內容】

自清‧道光帝于1822年令太醫院廢止針灸之後,針灸學術一直處于衰落狀態。近代,在難病針灸上,無明顯成就,基本上仍停留在傳統水平上,所報道的亦多為個案。真正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則是在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一、臨床證治有所突破:

證治病種的迅速擴展,臨床療效的不斷提高,並在傳統的基礎上出現新的昇華,是難病針灸現代進展的最主要特徵。它反映在下述几個方面。

(一)從傳統難病進入現代難病。針灸被廣泛用於現代難病的治療,這是一個突破。傳統難病病種少,用針灸治療的就更為局限。相反,針灸治之有效的現代難病要多得多,就本書所收集的,就達70餘種之多,而已有報道的,則超過90種。傳統難病概念模糊,難治程度低,如噎膈一症,實際上應包括食道癌、賁門癌、賁門痙攣、食道神經官能症等。前二者可屬於現代難病,而後二者則屬一般病症。再有,傳統難病很少記載療效情況,即使有醫案記載,也多為個案,而現代難病的針灸治療均有一定數量的病例,有療效標準,不少還應用客觀指標觀察。也就是說,無論在病種的多樣性,或病症的複雜難治性,還是在療效評價的客觀性等方面,現代難病針灸水平均已遠遠超過了古代和近代。

(二)從功能性疾病到器質性疾病。一般認為針灸的調整作用僅適用於機體功能失衡,也就是說,主要用於功能性難病的治療。實際上,近几十年來的大量實踐證明,針灸不僅能有效地治療功能性疾病,而且可以治療器質性難病。如以男性不育為例,針灸既可以有效地治療青壯年陽萎、功能性不射精,同時對精液異常病症也有良好效果,針灸後,精子數量及活動能力均能明顯增高。應該指出的是,多數現代難病往往均涉及功能和器質兩方面的障礙,針灸之後可同時得到改善。如腦梗塞後遺偏癱,應用針刺治療後,在肢體功能恢復同時,CT片上也觀察到顱內病灶在逐漸縮小。

(三)臨床療效客觀評定。這也是難病針灸現代臨床的特點之一。這種評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建立療效評價標準,其中不少是按國內或國際醫學界規定的標準進行評判的,如慢性支氣管炎、高血脂、糖尿病等;有的則是按通行或自擬標準進行評定,儘管後者還存在標準寬嚴不一,極需進一步統一的問題,但這無疑有助于提高療效評價的客觀性;二是,建立多指標進行觀察,來證實針灸治療現代難病的效果確實可信。如通過殘餘尿測定、膀胱內壓測定、逼尿肌括約肌協調功能同步檢查、尿流率測定、冰水試驗等一系列尿流動力學指標,觀察針灸對糖尿病性早期膀胱病變的療效。這種方法已愈來愈多地應用於難病針灸的臨床研究;三是,建立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主要用於和中西藥物比較,以證明針灸效果的可靠性。這方面工作在難病針灸中應用得非常廣泛。近年來還有所深入,不僅針灸與藥物比,而且還進行不同針刺手法、穴位乃至不同穴位刺激方法間的比較等。

二、穴、法趨向專一:

主要或專門用於現代難病治療的穴位刺激方法的廣泛應用和對難病具特殊效果的穴位的不斷發現,是現代難病針灸進展的又一重要標誌。

(一)專一穴位刺激法陸續出現。近几十年來,針灸的各種變革法層出不窮。在這些穴位刺激法中,有的適用範圍較廣,當然也被用於難病的治療,諸如電針、耳針、穴位注射、激光針、微波針、超聲針等。另有一些則專門或主要用於難病的治療,如始于70年代的頭針療法,其適應症主要為腦血管意外等引起的中樞性癱瘓、帕金森氏病、舞蹈病、共濟失調、功能性失語等病症。又如內蒙中蒙醫研究所等單位研製成功的電熱針,對淺表性腫瘤、皮膚癌、女陰部白斑等病,效果良好。穴位刺激埋藏,則被用於小兒麻痹後遺症、銀屑病、癲癇及多種頑固難愈之疾。另有一種冷凍針灸針,據觀察,對慢性腎炎、乳腺增生、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炎,療效甚佳。遼寧彭靜山發現的眼針療法,擅治中風偏癱等等。

除新發現的穴位刺激法外,還注意從傳統的方法中加以挖掘,用於難病的治療。如芒針用治胃下垂、子宮下垂及性功能障礙等病,皮膚針治療斜視、近視、神經性皮炎和牛皮癬等,餅灸或鋪灸治療某些慢性痼疾等,均有相當好的效果。

無論是新法的發現還是對古法的發掘,近年仍呈發展之勢。

(二)有效穴位的篩選與探索。現代主要進行了二種工作,一種是通過反覆實踐驗證,逐步使難病選穴配方規範化、方案化。目前已有不少病症具有比較固定的穴位配方,穴位配方中包括主穴和配穴,以及比較規範的操作方法。如乳腺增生病,經多年摸索,得到一套完整的取穴操作之法,可重複性強,療效好。當然,要求所有病症都規範化、方案化,工作還是相當艱巨的,這也是本書的一個主要任務。

第二種工作是探索新的穴位。這同樣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作。不僅發現不易,還須長期反覆驗證,鑒別真偽。到目前為止,已探索到對某些難病確有獨特效果的新穴。如用治甲狀腺機能亢進和內分泌突眼病的上天柱、氣癭穴,用治視神經萎縮的新明穴,用治斜視和近視的正光穴等等。對提高現代難病的療效有一定意義。

三、原理研究不斷深入:

現代難病針灸治療機理的探索,是近几十年來逐漸開展的,在此之前,主要以經絡氣血理論來進行闡釋。起步時間雖短,但還是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在研究的內容上,大約分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實驗研究來觀察針刺對病症的確切影響。如設對照組觀察艾灸對小鼠移植性腫瘤的抑制作用,結果發現當艾灸小鼠「大椎」穴後,其成活率高于對照組,瘤體重量的平均值低于荷瘤組。其次,瞭解針灸對病症的治療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如雷諾病,針刺後出現明顯的血管擴張效應,症情即得以緩解;又如高血壓病,也發現針刺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節外周阻力而發揮有效的降壓作用。最後一步是觀察針灸主要影響難病患者哪些方面。如在用咳喘膏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機理研究中,發現對柱狀上皮細胞損害有一定修復作用,可提高動物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同時使動物腎上腺有明顯增生,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升高血清γ球蛋白的比例和皮泡液中IgA、IgG的含量,增加血漿皮質醇含量,降低血中嗜酸性細胞數目等等。

在方法上,近年來已引進了大量現代西醫學和現代自然科學的內容,應用X線、超聲波、肌電、心電、生化、細菌學、細胞學、免疫學、血液流變學、微循環等各種技術手段,從整體深入到細胞、亞細胞乃至分子水平進行多層次的研究。

四、開展專題立體研究:

近十年來,在我國針灸界出現了一種令人欣喜的新苗頭。即集中優勢兵力,用較長時間對一個個難病,進行從文獻到臨床到機理的全面系統乃至立體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今後難病針灸的研究趨向。這類研究有下列特點:(一)選擇重點:一般所選的主攻病症,或是發病率較高、危害較大的難病,或是病程遷延、用其他方法久治不愈的痼疾。總之,均是我國醫學科學急需攻關的重點課題。如陝西中醫學院所從事的乳腺增生病針灸臨床和實驗研究,該病于1978年被我國列為癌前病變,在城市婦女中發病率相當高。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所採用他們研製的電熱針進行治療腫瘤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等,對目前防治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惡性腫瘤有積極意義。另外,上海針灸研究所等單位對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臨床研究,北京一些醫院用穴位注射中草藥液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南昌、上海等地對針灸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研究等等,都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二)立體開展:這是專題研究的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對每一個病症,均進行長期的、反覆的不斷深化的研究。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就是從祖國醫學文獻,臨床近、遠期療效,與中、西藥物對比以及製造乳腺增生病動物模型,探索治療機理等方面,前後歷時十餘年,系統觀察病人達500例以上。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則是在老中醫積累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的。不僅在臨床上進行了不同取穴,不同手法的反覆對比篩選,近、遠期療效的多指標觀察,而且還從內分泌學、解剖形態學、免疫學、新陳代謝、甲皺微循環、血液流變學等不同方面,不同水平,進行較為深入,細緻的探討。這種多層次、多角度,集中力量,反覆針對一個病症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有利於比較深刻地揭示其防治規律。

(三)科學性強:針灸學是一門具有四千年以上傳統的醫學,近代以來又是祖國醫學中與現代西方醫學結合最密切的一部分。所以這裡的科學性,是指在針灸研究中,既具有科學的繼承性,又具有科學的先進性。目前有關的難病針灸專題研究,多體現了此點。首先是充分發揮中醫之長,如上述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研究專題、河南中醫學院針灸治療哮喘的專題,均是全面系統總結老中醫積累的經驗,繼承其取穴、手法等。再進一步深化的。乳腺增生病研究專題,始終應用辨證配穴之法,分為肝火、肝腎陰虛、氣血雙虛等型予以辨治。其次是盡可能應用先進的技術和指標。近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多學科研究中醫是中醫現代化的主要途徑。要提高針灸治療現代難病的水平,瞭解其機理,探尋其規律,顯然同樣如此。難病針灸專題研究已體現此點,如乳腺增生病研究,在診斷上採用了鉬鈀、熱圖像、液晶、B型超聲及病理切片等多種先進檢查手段,而在機理研究上又採取細胞免疫學、放射鋼疫學的指標觀察。另如腦瘤後遺症針灸治療專題,採用了腦血流圖、血液流變學指標以及採用放射免疫法來測定腦內神經遞質──β-內啡吠的含量等方法。

綜上所述,難病針灸在現代已經取得了前人所無法比擬的突破性進展。而就國內外比較,我國在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方面,優勢是顯然的,應該說處于領先地位。

但是,目前難病針灸的臨床與科研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現代難病針灸專題研究開展不廣,比較局限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真正有優勢的更少。多數只局限于一般臨床觀察,有的則以傳統醫案形式報道。即使開展臨床研究,也是低水平的重複多見。因此,開拓難病針灸研究領域,提高臨床科研人員素質是十分重要的事。

其次,現代難病具有症情複雜遷延,病變廣泛難愈的特點。筆者認為,在進行專題研究的同時,應積極探索一條針灸與中西藥物、療法結合的道路。因為綜合治療,可以針對難病的不同症候表現,充分發揮各種療法之長,加速控制和治癒病症。對於一些難治程度高、危害人類較大的難病更應如此。須要提請注意的是,針藥結合往往并不是都可以達到互補的。最近在針刺復合麻醉研究中發現,同樣是鎮痛藥物,有的可協同針刺加強鎮痛作用,有的則起擷抗針刺麻醉的作用,有的對針刺鎮痛則不產生任何影響。因此,進行綜合治療的研究,還有一段很曲折、很艱巨的路要走。

上一節 國外概況
秦漢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