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金元時代醫家重視針法的研究,推動了針灸臨床的發展。對難病的治療也有一定促進作用。表現在以下几點:

一、重視「氣至病所」:

「氣至病所」針法,首由金元著名針灸家竇漢卿提出,則針芒、呼吸、捻轉、提插等一系列單式手法組成,運用得當,可使針感直達病所而提高療效。這一針法,在難病治療中亦受到了重視,如「治五噎…次針足少陰經通關二穴…用長針針入八分,左捻針能進飲食,右捻針能和脾胃。許氏云,此穴一針四效:凡下針後良久先脾磨食覺針動為一效,次針破病根腹中作聲為二效,次覺流入膀胱為三效,然後覺氣流行入腰後腎堂間為四效矣」(《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

二、強調綜合刺灸:

在宋及宋以前的醫籍中,難病的治療或僅用針,或僅用灸,治法比較單一。金元的一些醫家,針對難病病邪深痼,病變複雜,開始採用多種穴位刺激法同時應用。治痃癖一症,取氣海、五樞,「一并三穴,燔針刺五分,可矣百壯即止,次以毫針刺足陽明經三里二穴,足太陰經三陰交二穴」(《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在治療過程中,先後綜合運用火針、灸法和針刺,從而有助于療效的提高。

除上述外,《針經指南》中還提到用流注八穴相配,治療某些難病,諸如公孫配內關治療水膈酒痰、痰膈涎悶、食膈不下;外關配臨泣治療手足麻痛無力等。流注八穴屬時間針法範疇,這顯然也為難病針灸增加了新的內容。

上一節 宋代
明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