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金元時代是祖國醫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此期群星輝耀、百家爭鳴,在針灸學科上也存在諸多學派。主要有兩大家:一家以何若愚、竇漢卿為首,重視毫針針法研究:一家為河間、易水學派,倡導刺血及灸法。他們均對提高急症療效,發展急症針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分述如下:

一、針法的突破

金元時期著名的針灸家何若愚、竇漢卿等,極力推崇針法治療急症,強調:「暴疾沉痾至危篤,刺之勿誤」(《子午流注針經‧捲上》。在針法上,何若愚和竇漢卿則各有創建。

(一)何若愚等首創時間針法

按時取穴進行針刺治療,其理論淵源可追溯到《黃帝內經》。《靈樞‧衛氣行》篇云:「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何若愚等認識到依據氣血流注規律行針刺治療有重要臨床意義,認為是「刺法之深源」,「針術之大要」(《子午流注針經‧捲上》),產生了由何若愚提出,經閻明廣發揮的子午流注針法。當經氣流注至某一穴位,稱為開穴,即所謂「得時謂之開」,針刺開穴,可以提高療效,尤其是急症的效果,「開者針之必除其病」,往往「移痛住疼,獲效如神」(《子午流注針經‧捲上》)。子午流注針法後由明代徐鳳作了更具體的加工完善并廣為推廣。此外,竇漢卿提出流注八穴,後由王國瑞(元代)發展為靈龜八法,亦屬時間針法。竇漢卿以此「起危篤患,隨手應者」,不可勝數(《針經指南》)。這八個穴位,每穴最少治二十五症,多至三十一種病症,其中多係急症。如公孫主治二十七症,急症竟佔二十四種。說明時間針法對急症治療有顯著意義。

(二)竇漢卿等倡補瀉手法

針刺手法雖然早在《內經》就有記載,但直至宋代亦未見明顯突破。竇漢卿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首創下針十四法,以及寒熱複式補瀉法,「氣至病所」手法等。使針刺操作、手法運用發展到了新的階段。這些針法,對調節經氣,提高針刺效果有著較大的意義。特別是竇漢卿提出的將「氣至病所」手法與寒熱補瀉冶為一爐的複式補瀉法,由針芒、呼吸、捻轉、提插等單式手法組成,通過激發氣至病所,再據病症虛實而施寒熱補瀉,可使經氣「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針經指南》),對於提高急性病症的臨床療效更為重要。與竇漢卿同時代的一些醫家也十分重視「氣至病所」手法的應用,《針經摘英集》一書,在多種急性病症的治療項下都特意標明應引出「氣至病所」針感。如「治卒心痛不可忍,刺任脈上脘一穴,在蔽骨下三寸…其穴下針,令患者覺針下氣行如袞雞子入腹為度」(《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

二、刺血艾灸的新發展

金元時期,雄踞醫壇的四大家既運用方藥也重視針灸,尤其在刺血法和艾灸法治療急症上,更是多有建樹。但由於受到各自學說的影響,對兩法有不同的理解和偏重。

(一)刺血法

通過不同學派對急症刺血的作用機理的探討,促進了理論和應用的發展。

1.刺血以清熱:以劉河間為主。急症病因多火熱,他主張刺肘膝以下特定穴出血以瀉鬱熱。如「熱無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他還創製了一種八關大刺法,用來治療急症,如「大煩熱,晝夜不息,刺十指間出血,謂之八關大刺」(《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這實際上也屬於刺血清熱法。關於八關的位置,後世一般認為在手十指間指蹼緣。

2.刺血以通經活血:急症卒暴,往往為氣閉血瘀所致。金元一些醫家認為,瀉血可利氣機通瘀阻。羅天益曾治一例風痰內作、氣機閉阻的病者,用三棱針在頭部「約二十餘處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狀,少頃,頭目便覺清利,諸證悉減」(《衛生寶鑒‧卷二十二》)。李東垣和朱丹溪都倡導瀉血以活血去瘀。如一少年,患久痢用澀藥取效卻導致痛風號叫,朱丹溪診為惡血留滯經絡作痛,除用四物湯外,「又刺委中出黑血三合而妥」(《古今醫案按》)。

3.刺血解表:張從正在急症治療中喜用刺血一法,有「目疾頭風出血最急」之說。他用刺血法的治療目暴赤腫、頭風疼痛、雷頭風、面腫風等證,效果顯著。如走馬喉痹,「其生死人,反掌之間耳!其最不誤人者,無如砭針出血出則病已」(《儒門事親‧卷三》)。他將刺血作為汗法的一種,指出「《內經》:火郁發之。發,謂發汗。…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儒門事親‧卷三》)。

(二)艾灸法

張仲景立三陰宜灸原則後,後世深受其影響。急症灸治多以陰症、寒症、虛症為主。金元時期在這一點上有所突破,提出灸治熱症的理法。并進一步完善灸助元益陽之說。

1.灸以瀉熱:灸治實熱症,其實早在《內經》即有記載,如灸骨骶治狂證、灸治癰疽等,歷代也一直沿用,並有發揮,但僅限于此,更未形成理法。劉河間明確主張灸能瀉熱,可治急性發熱病症。并立二法,一為灸以引熱下行法:「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痛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知為熱也,其脈洪大,當灸太溪及崑崙,謂表裡俱瀉之,是謂熱病汗不出,引熱下行」(《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二為灸以瀉督法:督統諸陽,瀉督即瀉陽熱,如瀉痢而「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下鬲入胃中,胃經本無熱,不勝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谷一時下,此證當灸大椎三五壯立已,乃瀉督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值得一提的是,羅天益採用針灸結合,發揮針的通經作用和灸的引熱作用來治療中風急症,稱為通經引熱法:「厥陰之井大敦,刺以通其經;少陽之經絕骨,灸以引其熱。此通經引熱」(《衛生寶鑒‧卷七》)。

2.灸以助元:對於陰竭陽微的急重之症,金元醫家則主張以灸法溫補脾土,生發元氣,以資助元陰元陽。如羅天益治一例瘧痢并作月餘不息,脈浮如絲,手足寒逆,嘔逆不止的危重患者,採取先灸中脘以補脾,次灸氣海以助元之法,獲得顯著效果。灸法有扶陽助元之功,是灸治急症的重要理論依據之一。但在認識上歷代醫家略有分岐:宋代許叔微認為灸療主要是溫熙腎陽,竇材強調溫補脾腎,羅天益等則重益脾資元,其實,三者側重雖有不同,但卻互相聯繫,互為補充,從而使這一理論更趨完善。

如上所述,金元時期無論在急症針法還是急症灸療上,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有一定突破。其中,複式補瀉手法的出現,促進了明代各種補瀉手法的產生。隨著針法的深入研究,特別是手法的廣泛採用,使得急症療效日益提高,治病範圍不斷擴大,針刺開始逐漸地位於其他諸法,特別是灸法之上。

上一節 宋代
明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