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去濕類 » 藿香 (《名醫別錄》)
【內容】

藿香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乾燥地上部分。均係栽培。主產於廣東、海南等地。原植物喜生於山坡或路旁。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怕旱,一般土壤均可生長。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功效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臨床用名有藿香、廣藿香。

【本草匯言】

《本草圖經》:脾胃吐逆為要藥。

《藥類法象》:氣微溫,味甘辛。

療風水,去惡氣。治脾胃,吐逆、霍亂、心痛。

《藥性賦》:味甘,氣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其二:開胃口能進食,止霍亂仍除嘔逆。

《湯液本草》:氣微溫,味甘辛,陽也。甘苦,純陽,無毒。

入手足太陰經。

《象》云:治風水,去惡氣,治脾胃吐逆,霍亂心痛。去枝、梗用葉。

《心》云:芳馨之氣,助脾開胃止嘔。

《珍》云:補衛氣,益胃進食。

《本草》云:主脾胃嘔逆,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溫中快氣,治口臭,上焦壅,煎湯漱口。入手、足太陰,入順氣烏藥湯則補肺,入黃耆四君子湯則補脾。

《本草發揮》:潔古云:性溫味苦,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補腎氣,進飲食。去枝莖,用葉。

《本草經疏》:藿香稟清和芬烈之氣,故其味辛,其氣微溫、無毒。潔古:辛甘,又曰甘苦。氣厚味薄,浮而升,陽也。東垣:可升可降,陽也。入手足太陰,亦入足陽明經。風水毒腫,病在於脾,惡氣內侵,亦由脾虛邪入,霍亂心腹痛皆中焦不治之證。脾主中焦,香氣先入脾,理脾開胃,正氣通暢,則前證自除矣。蘇頌以為脾胃吐逆為要藥。潔古謂其助胃氣,開胃口,進飲食。海藏謂其溫中快氣。肺虛有寒,及寒鬱熱壅於上焦,飲酒口臭,煎湯飲之。皆辛溫入肺入脾,清上治中之功也。

簡誤:藿香雖能止嘔治呃逆,若病因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并禁用。

《本草蒙筌》:味辛、甘,氣微溫。味薄氣厚,可升可降,陽也。無毒。專治脾肺二經。加烏藥順氣散中,奏功於肺;加黃耆四君子湯內,取效在脾。入傷寒方,名正氣散。理霍亂俾嘔吐止,開胃口令飲食增。禁口臭難聞,消風水延腫。

《本草乘雅》:氣亂於腸,遂作霍亂。致亂止氣者,惡氣耳。藿虛燥芬馥,具不逆不撓,入群不亂義,乃可立定其亂,因名曰藿;方之奇方急方,劑之宣劑輕劑燥劑也。

治風水毒腫為達木,止心腹痛,及壅腫為發火;定吐逆,蘇脾胃為奪土;土鬱奪之,火鬱發之,木鬱達之,正所以任化育而於時為夏,為正位四氣主,命曰藿香正氣者以此。

《藥性解》:藿香,味甘辛,性微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開胃口,進飲食,止霍亂,除吐逆。

按:藿香辛溫,入肺經以調氣;甘溫,入脾胃以和中。治節適宜,中州得令,則臟腑咸安,病將奚來。

《藥鑒》:氣溫,味辛甘,無毒,氣厚味薄,可升可降之劑也,專治脾肺二經。入烏藥順氣散中,成功在肺。加黃耆四君子湯,取效在脾。故能開脾胃,進飲食,止霍亂,定嘔逆,乃傷寒方之要領,為正氣散之聖藥也。其曰禁口臭難聞者,得非氣味之芬香故耳?其曰清風消腫者,得非氣味之溫辛故耳?

《景岳全書》:味辛微甘,氣溫。氣味俱薄,陽也,可升可降。此物香產峻,善快脾順氣,開胃口,寬胸膈,進飲食,止霍亂嘔吐,理肺化滯。加烏藥等劑,亦能健脾;入四君同煎,能除口臭。亦療水腫,亦解酒穢。

《本草備要》:宣,去惡氣。

辛甘微溫。入手足太陰。肺、脾。快氣和中,開胃止嘔,胃弱、胃熱而嘔者忌用。去惡氣,進飲食。治霍亂吐瀉,心腹絞痛,肺虛在寒,上焦壅熱。能理脾肺之氣。古方有霍香正氣散,正氣通暢,則邪逆自除。

《本經逢原》:藿香入手足太陰,芳香之氣,助脾醒胃,故能止嘔逆,開胃進食,溫中快氣,去瘴氣,止霍亂,治心腹痛。凡時行疫癘,山嵐瘴瘧,用此醒脾健胃,則邪氣自無容而愈矣。但陰虛火旺,胃虛作嘔,內無留滯者不可用,恐反傷正氣,引邪內入。江浙土產者,伐胃消食,其莖能耗氣,用者審之。

《本草求真》:﹝批﹞醒脾止惡,宣胸止嘔。

藿香專入脾、胃、肺。辛香微溫,香產峻。但馨香氣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諸惡。故凡外來惡氣內侵,而見霍亂嘔吐不止者,須用此投服。如藿香正氣散,用此以理肺、脾之氣,俾正氣通而邪氣除。俾其胸開氣寬,飲食克進。寒去正復。故同烏藥順氣散則可以利肺;同四君子湯則可健脾以除口臭,但因熱作嘔,勿服。

《得配本草》:辛、甘,微溫。入足太陰、陽明經氣血。溫中快氣,理脾和胃,為吐逆要藥,治上中二焦邪氣壅滯,霍亂吐瀉。心腹絞痛,去惡氣,療水毒,除飲酒口臭。

得滑石,治暑月吐瀉。加丁香尤效。配豆仁,治飲酒口臭。

葉主散,莖主通。

胃弱、胃熱而嘔,陰虛火旺者,禁用。

《本經疏證》:霍之為言護也,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霍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香土之臭也。由是言之,則霍香乃得火之發舒暢茂,得土之敦厚化育者也。既能發舒暢茂,則惡毒陰萬者逢之輒消,既能敦厚化育,則惡毒陰萬者遇之輒化。緣於乘春以生,遇夏即茂,屆秋抉穗開花,體天地之正令,而體方有節,叢密虛衷,又具天地之嚴整。惟其氣味不內存而外馳,故終為宣導良劑,能剿除亂略以扶危定傾,不能坐鎮雅俗,以消化頑梗。不然,其能豈止於為風水去毒腫,為霍亂去惡氣心痛耶?雖然,風水霍亂,仲景述之甚極,辯之甚明,傷寒論金匱要略可考也。乃風水證并無毒腫,霍亂證并無心痛何也?夫惡毒之氣,與六淫之偏勝固是有別,而人身元氣,則原有常被其傷犯者,皆猝然之間閡其機關也,非俄頃之故,則殊途而同歸者,終不能有織微分辯於其中。故風水本係風病,若間有腫而難移之處,則當明其為毒。霍亂本係寒病,若兼心痛,則當知為惡氣。惡氣與毒,無風寒之引,原不能深入,人身臟腑風寒,無惡氣與毒,則僅能為風水霍亂,而不得有腫及心痛。是故仲景只道其常,至其兼候變遷,要令人深思旁通以應之,此古人之書所以疏而該也。若使霍亂篇水氣篇必羅致瑣屑如此,則雖百倍其籍,且不能備,即霍香之用,亦緣此可明。若厥逆無脈之霍亂,身重汗出惡風之風水,不以之治矣。

《本草新編》:藿香,味辛、甘,氣微溫,可升可降,陽也,無毒。入肺、脾二經。定霍亂有神,止嘔吐尤效,開胃消食,去臭氣,利水腫。但亦可佐使,而不可為君臣。蓋藿香逐邪甚速,未免耗氣亦多,故佐氣血之藥往往取效,否則,無功耳。

或問藿香散暑氣,子未言也?不知藿香雖散暑氣,亦散真氣也。用藿香以散暑,是猶執熱以止熱,余所以不言耳。雖霍亂亦暑症之一,然用藿香以定霍亂,實取其降報,非取其消暑,又不可不知也。

或問藿香為定喘奇方,而子何以未言?夫藿香定喘,乃言感暑氣而作喘也,非藿香於治暑之外而更定喘也。余所以止言其治霍亂逐邪,而不言其定喘。夫喘症多生於虛,誤認虛喘為實喘,下喉即便殺人。故不敢言藿香之定喘,實有微意耳。

《本草分經》:辛、甘,微溫,清和芳烈。入脾、肺。快氣和中,開胃止嘔,去惡氣及上中二焦邪滯。

【現代藥理研究】

  1. 藿香提取物能擴張微血管,略有發汗作用。
  2. 藿香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有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收斂止瀉的作用。
  3. 藿香煎劑、乙醇浸液對多種毛菌、真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煎劑對鉤端螺旋體小劑量有抑制作用,大劑量有殺死作用。藿香中的黃酮類物質對呼吸病原體有明顯抑制作用。
  4. 藿香揮發油具有防腐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