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證辨治 » 兒科病證 » 小兒泄瀉
【內容】

小兒泄瀉系指以便次增多,糞質清稀,含不消化乳食或粘液為特徵的一種兒科急性病證。較早論述小兒腹瀉,應推隋‧《諸病源候論》。

本證多為乳食不節,壅滯腸胃;或因外感暑濕邪氣,濕熱內蘊,導致脾胃腸腑損傷、升清降濁功能失常,水膜ㄓ嚏A并走大腸而瀉下。如瀉下不止,則可耗傷津液,甚則氣陰虧虛而成重證。

針灸治療本證,古籍多有記載,療效十分顯著。如宋代的《扁鵲心書‧卷下》曾提到小兒泄瀉危重症候的救治:「吐瀉,脈沉細,手足冷者,灸臍下一百五十壯」。

現代醫學之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等均屬於本證範疇。

【辨證分型】

小兒泄瀉,常見而急重者可分為下列二型。

(一)積滯

腹痛脹滿,大便粘滯,日瀉5~6次,瀉下腐臭或酸臭,混有不化之食,瀉前哭鬧,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常伴嘔吐,脈滑實,舌苔黃厚或垢膩,指紋暗紅而伏。

(二)濕熱

瀉下稀薄或粘稠,色黃或綠,便次多在日行10次以上,口渴發熱,小便短赤,甚者瀉若噴射,呈蛋花水樣,肛門灼熱,脈滑數,苔黃膩,指紋深紅或紫滯;如瀉之過久,則現高熱煩渴、膚燥,尿短赤甚至無尿,脈細數,舌紅少津。

【治療】

(一)積滯

1.治則:健脾導滯。

2.處方:四縫、足三里。

3.方義:四縫是消積止瀉之要穴,歷來為針灸界所推崇。足三里為胃合,脾胃互為表裡,針之可健脾和胃,通腸導滯。

4.治法:四縫宜用三棱針或毫針點刺,擠出少量黃白色粘液;足三里平補平瀉,施手法1分鐘左右去針。日針1~2次。

(二)濕熱

1.治則:清熱化濕。

2.處方:上巨虛、天樞、陰陵泉;發熱加曲池,氣陰虧虛加神闕。

3.方義:上巨虛為大腸經下合穴,天樞為大腸之腹募穴,兩穴合用可清腸腑濕熱調腸腑氣機而止瀉下,陰陵泉屬脾經又主調水道,取是穴,可健運中州,且使濕熱得從膀胱而出。身熱,加曲池以清氣分邪熱,如陰竭氣脫,灸神闕以資元救陰。

4.治法:神闕以艾卷作雀啄灸;曲池用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輕瀉下留針,日針1~3次。氣脫陰竭屬於危重之候,宜配合應用輸液等中西醫療法。

【古方輯錄】

《神應經‧小兒門》:「瀉痢:神闕」。

《類經圖翼‧十一卷》:「泄瀉:胃俞、水分、天樞、神闕(腹痛乳痢甚妙)」。

《雜病穴法歌》:「泄瀉肚腹諸般疾,(足)三里、內庭功無比」。

上一節 頓咳
小兒遺尿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