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補益類 » 益智仁 (《本草拾遺》)
【內容】

益智仁為薑科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實。主產於廣東及廣西、雲南、福建等地。原植物生於林下陰濕處。喜溫暖濕潤氣候,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脾、腎經。功效溫脾開胃攝唾、暖腎固精縮尿。臨床用名有益智仁、鹽益智仁。

【本草匯言】

《本草拾遺》:止嘔噦。

《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調諸氣。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鹽同煎服,有奇驗。

《藥類法象》:氣熱,味大辛。

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治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不可多服。

《湯液本草》:氣熱,味大辛。辛溫,無毒。

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經,足少陰經,本是脾經藥。

《象》云: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治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勿多服。

《本草》云:主遺精虛漏,小便遺瀝,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調諸氣。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同煎服,有神效。

《液》云: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足少陰,本是脾藥。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在大鳳髓丹則入腎。脾、肺、腎,互有子母相關。

《本草發揮》:潔古云:氣熱味辛,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氣,治人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不可多服。

《本草綱目》:益智大辛,行陽退陰之藥也,三焦、命門氣弱者宜之。《直指方》云:心者脾之母,進食不止於和脾,火能生土,當使心藥入脾胃藥中,庶幾相得。故古人進食藥中,多用益智,上中益火也。洪邁《夷堅志》:秀川進士陸迎,忽得吐血不止,氣蹶驚顫,狂躁直視,至深夜欲投戶而出。如是兩夕,遍用方藥弗廖。夜夢觀音授一方,命但服一料,永除病根。夢覺記之,如方治藥,其病果愈。其方用益智仁一兩,生硃砂二錢,青橘皮五錢,麝香一錢,碾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燈心湯下。

冷氣腹痛,及心氣不足,夢泄赤濁,熱傷心系,吐血血崩諸證。

《本草經疏》:益智子仁,得火土金之氣,故其味辛,其氣溫,其性無毒。入足太陰,足少陰經。惟辛故所以散結,惟溫故所以通行,其氣芳香,故主入脾。其稟火土與金,故燥而收斂,以其斂攝,故治遺精虛漏,及小便餘瀝。此皆腎氣不固之證也。腎主納氣,虛則不能納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統,虛則氣虛,二臟失職,是腎不能納,脾不能攝,故主氣逆上浮,涎穢下行。宜東垣用以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王好古謂益智本脾家藥,主君相二火。故用以益脾胃,理元氣,補腎虛滑瀝。劉河間又謂益智辛熱,能開發鬱結,使氣宣通。皆以其香可入脾開鬱,辛能散結,復能潤下,於開通結漣中,復有收斂之義故也。

簡誤:益智乃脾腎二經之藥,其用專在脾,所以亦能入腎者,辛以潤之之故也。然其氣芳香,性本溫熱,證屬燥熱,病人有火者,皆當忌之。故凡嘔吐由於熱,而不因於寒;氣逆由於怒,而不由於虛;小便餘瀝由於水涸精虧內熱,而不由於腎氣虛寒;泄瀉由於溫火暴注,而不由於氣虛腸滑,法并忌之。

《本草蒙筌》:味辛,氣溫。無毒。主君相二火,入脾肺腎經。在四君子則入脾,在集香丸則入肺,在鳳髓膏則入腎。二經而互用者,蓋有子母相關意焉。和中氣及脾胃寒邪,禁遺精并小便遺溺。止嘔噦而攝涎唾,調諸氣以安三焦。更治夜多小便,入鹽煎服立效。

《本草乘雅》:五藏有七神,脾土舍其兩,曰意與智。意者,脾土之體;智者,脾土之用。益智子,益脾智之土用,因名益智耳。顧莖發中央,綴子十粒,具土體之位育,土用之成數,昭然可徵矣。尚書土爰稼穡。緣土以生物為用,而爰生稼穡。最得土氣之真,即拈以徵土體之脂瘠淳暴,寒暖優劣之為性也。是知益智,既益土用之智,應與上中晚禾,互為丰凶者以此。其為樂以治水,亦有故焉。蓋水體潤濕,水用動流,所賴挾持,不致逍濫者,維土體用,用作提防,提防疏泄,則為漏為瀝,為遺為滑,甚則為崩為潰,為泛為濫矣。味辛氣溫,功齊火熱者,脾以陽為用也。於是上中下焦,亦得藉之以驗丰凶。

《藥性解》:益智,味辛,性溫,無毒,入脾、胃;腎三經。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益氣安神,和中止嘔。

按:益智辛溫,善逐脾胃之寒邪,而土得所勝,則腎水無凌克之虞矣,遺精諸證,吾知免矣。

《藥鑒》:氣熱,味大辛。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經、足少陰經。本是脾經藥也,故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又治多唾,當於補藥中兼用之,不可多服。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子湯則入脾,在鳳髓丹則入腎,蓋脾肺腎互有子母相關之義也。惟其溫也,能治虛漏,遺精遺瀝。益氣安神,又安三焦。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煎湯,服有神效。兼以女貞實、川萆薢更妙,乃補不足之劑也。惟其辛也,能調諸氣。能散諸鬱,能止諸疼。群烏藥、木香甚捷,又為辛散之劑也。

《景岳全書》:氣味辛溫。能調諸氣,避寒,治客寒犯胃,暖胃和中,去心腹氣滯疼痛,理下焦虛寒,溫腎氣,治遺精餘瀝夢泄,赤金帶濁。及夜多小便者,取二十餘枚,研碎,入鹽少許,同煎服之,有奇驗。此行陽退陰之藥,凡脾寒不能進食,及三焦命門陽氣衰弱者皆宜之。然其行性多,補性少,必兼補劑用之斯善。若單服多服,未免過於散氣。

《本草備要》:燥脾腎,補心腎。

辛熱。本脾藥,兼入心腎,主君相二火。補心氣、命門、三焦之不足,心為脾母,補火故能生土。能澀精固氣,《本草》未載。又能開發鬱結,使氣宣通,味辛能散。溫中進食,攝涎唾,胃冷則涎涌。縮小便。腎與膀胱相表裡,益智辛溫固腎。鹽水炒,同烏藥等分,酒煮,山藥糊丸。鹽湯下,名縮泉丸。治嘔吐泄瀉,客寒犯胃,冷氣腹痛,崩帶泄精。澀精固氣,因熱而崩濁者禁用。

《本經逢原》:益智子,辛溫,無毒。

益智行陽退陰,三焦命門氣弱者宜之。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理元氣,補腎虛滑精,胃虛多唾,女人崩漏。治心氣不足夢泄,液多小便,及冷氣腹痛,於土中益火也。《集驗方》縮泉丸,治脬氣不足,方用益智子鹽炒去鹽,與烏藥等分為末,酒煮山藥粉為糊,丸如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七十丸。丹方治夜多小便,取二十四枚,入鹽同煎,服之有驗。按:益智功專補火,如血燥有火,濕熱暴注,及因熱而遺濁,色黃乾結者,不可誤用也。

《本草求真》:﹝批﹞溫胃逐冷,溫腎縮泉。

益智專入脾、胃,兼入腎。氣味辛熱,功專燥脾溫胃,及斂脾腎氣逆,藏納歸源,氣逆因寒而起,故以益智散寒為斂,非收斂之斂也。故又號為補心補命之劑。是以胃冷而見涎唾,則用此以收攝,涎唾由於胃冷,收攝亦是溫胃,不當作甘補收斂看。脾虛而見不食,脾虛亦是脾寒,不食不可作中空宜實補看。則用此溫理。只是散寒逐冷。腎氣不溫而見小便不縮,則用此鹽炒,與烏藥等分為末,酒煮山藥粉為丸,鹽湯下,名縮泉丸,以投。以溫為縮,與夫心腎不足而見夢遺山崩帶,則用此以為秘精固氣。以溫為固,非以收澀為固也。若因熱成氣虛而見崩濁夢遺等症者,則非所宜。今人不審寒熱虛實,妄用益智固精,昧甚。此雖類於縮砂密,同為溫胃,但縮砂密多有快漣功,此則止有逐冷之力,不可不分別而審用耳。

《得配本草》:辛,溫。入足太陰經氣分。能於土中益火。兼治下焦虛寒。開鬱散結,溫中進食,攝唾涎,縮小便。治冷氣腹痛,嘔吐泄瀉,及心氣不足,泄精崩帶。

得茯神、遠志、甘草,治赤濁。配烏藥、山藥,治溲數;配厚朴、薑、棗,治白濁腹滿。同山藥,補脾胃。

鹽拌炒,去鹽研用,或鹽水炒亦可。

怪症:腹脹多時,忽瀉不止,諸藥不效,此氣脫也。用益智仁二兩,煎濃汁服之,立愈。

《本草新編》:益智,味辛,氣溫,無毒,入肺、脾、腎三經。能補君、相二火,和中焦胃氣,逐寒邪,禁遺精溺,止嘔噦,攝涎唾,調諸氣,以安三焦。夜多小便,加鹽服之最效,但不可多用,恐動君相之火也,然能善用之,則取效甚捷。大約入於補脾之內則健脾,入於補肝之內則益肝,入於補腎之中則滋腎也。

《本草分經》:辛,熱。脾藥,兼入心、腎。溫燥脾胃,澀精固氣,補心氣、命門之不足。又能開發鬱結,使氣宣通,溫中進食,攝唾涎,縮小便。

【現代藥理研究】

  1. 益智仁能抑制Na+-K+-ATP泵,具有強心作用,還有擴血管作用。
  2. 益智仁有抑制腸管收縮作用。
  3. 益智仁有抗癌作用。
  4. 益智仁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5. 益智仁可保Na+排K+,具有利尿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