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諸竅,下出于二陰或滲于肌膚之疾患,統稱血證,包括咳血、嘔血、衄血、便血、尿血等。有關各類出血症狀及名稱,均早載述于《內經》,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到「火淫所勝」而致「咳唾血」;《素問‧厥論》所云:「太陽厥逆,僵仆嘔血」;《素問‧陰陽別論》:「結陰者,便血一升」;《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說:「少陰…澀則病積,溲血」等。

出血的原因大多與氣與火有關。有因外感風熱燥邪,灼傷肺絡,迫血上逆;或系飲酒、過食辛燥之品,燥熱蘊積于胃腸,鬱熱化火,擾動血絡;亦可七情不調,鬱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胃,損傷胃絡,而致嘔血;或因勞倦過度,脾氣受損,脾不統血;氣不攝血,出現嘔血、便血;久熱久病,傷及腎陰,相火妄動,迫血妄行,產生尿血等證。

針灸治療血證的歷史很早,早在馬王堆出土的兩部古灸經中,就有關於灸治血證的記載,如《足臂十一脈灸經》云:「 (鼽) (衄)…皆久(灸)陰明臑(脈)。」《素問‧水熱穴論》還提到預防之法:「冬取井滎,春不鼽衄」。

現代醫學中的多種出血性病症,都可歸屬於本證。

以下分衄血、咳血、嘔血、便血、尿血進行討論。

一、衄血

衄血指鼻、齒齦、耳、舌及皮膚等不因外傷而出血的病症。其常見者為鼻衄,所以僅選此加以討論。

【辨證分型】

(一)火盛灼絡

系風熱犯肺、熱蘊于胃或肝氣鬱結,熱盛化火上擾,灼傷肺絡,迫血妄行。症見鼻衄不止,量多色紅,口渴引飲,頭痛胸悶,急躁易怒,脈數,舌紅或暗。

(二)氣不攝血

脾氣虛弱,氣失統攝,血無所主,上走清道而外溢。症見:鼻衄不止,面色皝白,神疲乏力,頭暈耳鳴,心悸不寧,脈細無力,舌淡。

【治療】

(一)火盛灼絡。

1.治則:清熱泄火、涼血止血。

2.處方:上星、隱白、膈俞、禾髎;肺熱加大杼,胃熱加內庭,肝熱加行間。

3.方義:膈俞為血之會穴,功專理血止血;上星位於督脈,清熱降火,系治鼻衄之經驗要穴;隱白乃足太陰井穴,既可益脾統血,又能清泄邪熱;禾髎夾于鼻孔兩側而屬手陽明經,為局部清熱止血的配穴。如為肺熱所致,配大杼加重清熱透表之力;胃熱迫血上逆,加內庭清胃泄熱;因肝鬱化火發病者,加取肝經滎穴行間,引熱下行。

4.治法:隱白斜向上刺1~2分,施補法運針1分針後取針,擠出黑血一滴,再以艾卷灸之,余穴均用瀉法留針。留針期間宜間斷運針數次。

(二)氣不攝血

1.治則:益氣攝血。

2.處方:素髎、脾俞、膈俞、足三里。

3.方義:素髎位於鼻尖屬督脈,可提舉陽氣,制止鼻衄;膈俞理血止血,此二穴乃是治標。脾俞,健脾益氣,攝血統血;足三里是強壯固本之要穴,具生氣化血之功,且足陽明始于鼻旁,上行而左右交會于鼻根,亦可引離經之血復歸,故此二穴重在治本。

4.治法:先針素髎,針尖從鼻尖端斜向上刺,深0.5~0.8寸,使針感放射至鼻根或鼻腔,施平補平瀉法;繼針余穴,用補法,足三里穴可以艾卷灸針柄。

二、咳血

咳血指肺絡損傷,其血經氣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夾血,或純係鮮血。

【辨證分型】

(一)熱傷肺絡

外感風熱燥邪或肝火上逆迫肺,灼傷肺絡,致鮮血咳吐而出。症見血色鮮紅量多,咳嗽胸悶,煩躁易怒,便干溲赤,脈浮弦數,舌紅苔黃。

(二)陰虛火旺

肺陰虧耗,陰虛火旺,火盛爍肺,迫血妄行。症見咳嗽少痰,痰中夾血或純係鮮血,血色鮮紅,盜汗顴紅,潮熱煩躁,脈象細數,舌質紅。

【治療】

(一)熱傷肺絡

1.治則:清熱潤肺,和絡止血。

2.處方:肺俞、孔最、魚際;外感加風門,肝火加太衝,血脫加湧泉。

3.方義:肺俞屬足太陽,又為肺臟經氣轉輸之處,太陽主一身之表,故用以達邪潤肺;孔最為肺經郄穴,善調降肺氣、清熱止血,是止咳血之要穴,加滎穴魚際更加重清解肺熱之力。如為外邪驟入犯肺,加取風門逐邪外出;如為肝氣化火,上逆爍肺,配肝經之原太衝,疏氣機、降肝火,清絡和營;如為血出似噴,兩足厥冷者,宜速取湧泉導血下行,復歸于元。

4.治法:肺俞穴宜針芒略向脊柱方向斜刺,以氣至法導出針感向前胸放散(注意避免過大幅度提插,以免引致氣胸),先行瀉法,後行補法,瀉多于補,留針。孔最可用梅花針反覆叩刺至穴區皮膚輕微出血。湧泉穴,先令病人熱水洗足後,將附子打爛貼敷于上,并包紮之。余穴均用瀉法。留針時間依症狀改善而定,須反覆間斷運針。

(二)陰虛火旺

1.治則:滋陰降火止血。

2.處方:肺俞、中府、太溪、大椎。

3.方義:肺俞、中府為俞募相配,可滋肺陰、清肺火;太溪是腎之原,刺之能育腎陰而潤肺降火,更屬治本之法;大椎又名百勞,用以清骨蒸潮熱。肺陰得潤,虛火得降,咳血當能自止。

4.治法:均用針治。大椎以瀉為主,先瀉後補;太溪只補不瀉;肺俞、中府以補為主,先補後瀉。針法同前。

三、嘔血

嘔血指血從口中吐出。此血來之于胃,嘔血之量可多可少,少則數口,多則盈盆盈碗。

【辨證分型】

嘔血之常見而急重者,多為火傷胃絡。或因胃中積熱,郁而化火,或因肝火犯胃,致胃絡灼傷,血熱妄行。症見口吐鮮血或紫黯之血塊,量多。如為胃中積熱,則脘腹脹悶,便秘色黑,脈象滑數,舌質紅,苔黃厚濁膩;如為肝火犯胃,則口苦脅痛,煩躁易怒,脈象弦數,舌質紅絳。

【治療】

火傷胃絡

1.治則:瀉肝清胃寧血。

2.處方:膈俞、公孫、內關;胃熱加內庭,肝火加行間。

3.方義:膈俞,血之會穴,取其理血寧血;公孫為脾經之絡穴,通於衝脈屬八脈交會穴之一,沖為血海,故此穴能統血止血;內關通陰維絡胃,本能和胃止嘔,更與公孫屬父母相配,二穴合用,其效益彰。胃熱所致者,加胃經之滎,清熱涼血;肝火犯胃者,復取肝經之滎,瀉火止血。

4.治法:公孫施用補法,余穴均施涼瀉法。如暴嘔血不止,宜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

(四)尿血

尿血又稱溺血,系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塊夾雜而下,多無疼痛。

【辨證分型】

尿血可分二型,一為心火亢盛,一為脾腎虧虛,以前者更為急重。

(一)心火亢盛

多因邪熱久羈或情志過極,耗傷心陰或腎陰,致心火獨亢,移熱小腸,灼傷脈絡。症見小便熱赤,帶血鮮紅,面赤口渴,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脈數,舌尖紅。

(二)脾腎虧虛

勞倦久病,致脾腎雙虛,脾不統血,腎失固攝。症見小便頻數帶血,其色淡紅,精神怠倦,面色萎黃,腰背酸痛,頭暈耳鳴,脈細,舌質淡。

【治療】

(一)心火亢盛

1.治則:清心瀉火止血。

2.處方:大陵、小腸俞、關元、大敦。

3.方義:大陵,手厥陰心包經之俞土穴,陰經以俞代原,故亦為該經原穴,心包乃心之宮城,瀉大陵可降獨亢之心火;小腸俞與關元是俞募相配,引小腸之熱下行,涼血止血;大敦為肝之井,肝屬木,木極生火,此穴對因七情過極,肝火灼傷膀胱陰絡所致的尿血效果更為明顯。

4.治法:大敦穴以三棱針刺血,余穴均用瀉法。關元穴須導出向龜頭放射的針感。

(二)脾腎虧虛

1.治則:健脾益腎,補氣攝血。

2.處方:脾俞、腎俞、氣海、三陰交。

3.方義:脾俞,刺之可鼓舞中氣,統血有權;腎俞,刺之可補益下元,加強固攝之功,從而使血有歸依而不滲漏于水道。氣海乃元氣之海,用其資生元氣;三陰交,屬脾經又為三陰經之交會,更可補脾腎而助統攝。

4.治法:氣海穴,宜導出針感向陰部放射,施補法後,可在針柄上用艾卷溫灸之,余穴均針刺,施補法,三陰交亦可平補平瀉。

五、便血

便血又名下血、瀉血。凡血從大便而下、大便前後下血或單純下血者,統稱便血。

【辨證分型】

(一)濕熱內蘊

多因濕邪外襲,滯留中焦,或恣食生冷肥甘酒醴,損及脾胃,聚濕生熱,下移大腸,火熱傷絡。症見便色鮮紅,或先血後便,排便不暢,肛門疼痛,脘悶腹痛,脈象濡數,舌苔黃膩。

(二)脾胃虛寒

脾虛久病,中氣不足,氣失統攝,血無所歸,離于脈道,溢于腸內。症見下血紫黯,甚則色黑,脘腹隱痛,面色不華,神倦便溏,脈細,舌淡。

【治療】

(一)濕熱內蘊

1.治則:清熱化濕,涼血止血。

2.處方:承山、隱白、長強。

3.方義:承山屬膀胱經,因足太陽經別之一支別入于肛門,故針此穴可清化腸腑濕熱;長強為督脈之絡穴,可通任督而行腑氣,二穴配合,治下血有效,如《百證賦》云:

「刺長強于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隱白系脾之井穴,善清脾胃濕熱,為古人所喜用的治便血穴位之一。由於本型症情較急,取穴重在治標。

4.治法:三穴均用瀉法。長強穴宜深刺,用氣至法導出針感向肛門擴散。承山,手法不應過重,以免後遺不適感。隱白,取針後須擠惡血。

(二)脾胃虛寒

1.治則:溫中健脾,養血止血。

2.處方:太白、脾俞、中脘、氣海。

3.方義:太白系脾經之原穴,脾俞為脾之背輸穴,二穴配合以健脾統血;中脘乃胃之募穴,溫中消痛止血;氣海助元,使統攝之功能更得以加強。本方著眼治本,健運中州,氣血生化源源不絕,當能養血止血。

4.治法:氣海穴以艾卷雀啄法溫灸;中脘穴先施瀉法,後施補法,以補為主;余穴均用補法。

【古方輯錄】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二十八》:「鼻衄不止,灸湧泉二穴,百壯」。「治吐血法,虛勞吐血,灸胃管三百壯;…凡口鼻出血者名曰腦衄,灸上星五十壯;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壯,忌針;吐血腹痛雷鳴,灸天樞百壯;吐血唾血,上氣咳逆,灸肺俞隨年壯」。「第七椎兩邊各五寸,主尿血;又灸大敦,各隨年壯」。

《類經圖翼‧十一卷》:「血證,吐血:百勞、肺俞、心俞(夏止五壯)、膈俞、肝俞、脾俞、腎俞、脊骨、中脘(虛勞吐血)、天樞、太淵、通里、間使、大陵、外關(刺)、足三里;…衄血:上星(灸一壯即止,一曰須七七壯,少則不能斷根)、囟會(亦如上星)、百勞、風門、膈俞、脊骨、合谷、湧泉;…便血:中脘、氣海,上二穴灸脫血色白,脈濡弱,手足冷,飲食少思,強食即嘔,宜灸之,其效如神。凡大便下血,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與臍相平,須按脊骨高突之處,覺酸疼者是穴,方可于上灸之,不疼者非也,灸七壯即止。如再發即再灸七壯,永可除根。至於吐血衄血一切血病,百治不效者,經灸永不再發;…尿血:膈俞、脾俞、三焦俞、腎俞、列缺、章門、大敦」。

《針經摘英集‧治病真刺訣》:「治鼻衄不止,刺督脈啞門一穴,手陽明經合谷二穴,足陽明經內庭二穴」。

《雜病穴法歌》:「吐血尺澤功無比,衄血上星與禾髎」。

《針灸聚英‧卷二》:「吐衄血:身熱是血虛,血溫身熱者,死不治。針隱白、脾俞、上脘、肝俞。下血:腸血多在胃與大腸。針隱白,灸三里。」

《神應經》:「鼻衄:上星(灸二七壯)、絕骨、囟會;又一法:灸項後髮際兩筋間宛宛中」。「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勞、乳根、風門、肝俞」。「嘔血:尺澤、神門、魚際」。「便血:承山、復溜、太衝、太白」。「小便赤如血:大陵、關元」。

上一節 瘧症
胸痛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