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消渴是指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特徵的病證。消渴病,在《內經》中稱為「消癉」,并對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治則、預後等,都作了闡述。《金匱要略》中以消渴作為篇名,首創的白虎加入參湯,至今仍為治療本病的有效方藥。後世醫家在上述基礎上有較大補充和發展。

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或過服溫燥藥物等,是消渴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而陰津虧損,燥熱內生是本病證發生的基本病理。

針灸治療本病的記載,可追溯到《足臂十一脈灸經》。而最早的醫案則見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採用灸足少陽脈和少陰脈及服半夏丸,治療「肺消癉」,但未獲愈。《針灸甲乙經》首先記載了消渴病的具體取穴,《備急千金要方》則進一步將《針灸甲乙經》中的6個治消渴穴擴至35個,并提出了早期治療的觀點:「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佳」(《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另外還強調「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則于瘡上漏膿水不歇,遂致癰疽,羸瘦而死」(《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則說明,已觀察到消渴病程長,在針具未消毒的情況下,易引起皮膚感染。宋代《扁鵲心書》中,記述了作者竇材取關元、氣海各急灸三百種,并配服四神丹治癒一例「頻飲水而渴不止」的消渴病人。《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則強調對多食、身瘦者應灸脾俞、胃俞。明《普濟方》搜集了明以前治療消渴病的穴方,達44個之多。清之《針灸集成》則在針灸分型論治方面進一步具體化。

本病證與現代西醫學之糖尿病基本一致,尚包括尿崩症。

【辨證分型】

(一)上消

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小便頻且多且甜,脈洪數,舌邊尖紅,苔薄黃。

(二)中消

多食易飢,嘈雜,煩熱,汗多,形體消瘦,或大便秘結,尿多混黃且甜,脈滑數,苔黃而燥。

(三)下消

小便頻數量多,尿濁如脂膏且甜,渴而多飲,頭暈目糊,顴紅,虛煩,多夢,遺精,腰酸腿軟,皮膚乾燥,全身瘙痒,脈細數,舌紅。

【治療】

(一)上消

1.治則:清肺潤燥,生津止渴。

2.處方:大椎、肺俞、魚際、合谷、太淵、金津、玉液。

3.方義:燥熱傷肺,肺津不足而發為本型。方中取大椎、合谷清泄燥熱;取肺經之滎魚際清肺火;取肺俞與太淵補肺生津潤燥;輔以奇穴金津、玉液疾刺,既能清熱又使津液上升。諸穴相配則熱邪去,津液生,煩渴自除。

4.治法:上穴可分兩組。大椎、魚際、合谷針用瀉法,肺俞、太淵平補平瀉;金津、玉液疾刺不留針。

(二)中消

1.治則:清胃瀉火,養陰生津。

2.處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內庭、曲池、合谷。

3.方義:本型為胃中燥熱熾盛所致。取脾俞、胃俞、中脘以調節脾胃功能,清熱生津。胃與大腸均屬陽明,故方中取足三里、內庭、曲池、合谷以清泄胃腸燥熱,以致善中消症狀。

4.治法:脾俞、胃俞、中脘用平補平瀉法,余穴用瀉法。

(三)下消

1.治則:滋陰益腎。

2.處方:腎俞、肝俞、關元、三陰交、太溪、然谷。

3.方義:本型系腎陰虧損,固攝元權,則水蝶賰L下泄。方中以肝、腎之背俞穴補益腎陰,取關元固腎以治下焦之虛憊,用三陰交調和足三陰經之氣,取腎經太溪、然谷益腎陰、降虛火。

4.治法:上穴均用補法。

【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之十一》:消渴嗜飲,承漿主之。

消渴,腕骨主之。

陰氣不足,熱中,消谷善飢,腹熱身煩,狂言,三里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咽喉乾,灸胃管下輸三穴各百壯,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寸灸之。

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輸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消渴小便數,灸兩手小指頭及足兩小指頭,并灸項椎佳。

《針灸資生經‧第三》:承漿、意舍、關衝、然谷、主消渴嗜飲。隱白主飲渴,勞宮主苦渴食不下。…行間、太衝主嗌乾善渴,意舍、中膂俞治腎虛消渴,汗不出。

《針灸集成‧卷二》:消渴飲水:人中、兌端、隱白、承漿、然谷、神門、內關、三焦俞。

腎虛消渴:然谷、腎俞、腰俞、中膂俞,在第二十椎下兩傍各二寸挾脊起肉端,灸三壯。

食渴:中脘(針)、三焦俞、胃俞、太淵、列缺、針皆瀉。

上一節 水腫
癭病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