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中風亦稱卒中,系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的病症。有關中風的記述,始見於《內經》。《靈樞‧九宮八風》篇稱:「其有三虛而偏於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所指「擊仆偏枯」便系本病。

中風之發病,主要因患者平素氣血虧虛,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陰虧于下,陽氣無根,肝陽暴張,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攻竄經絡,蒙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之急候。總之,中風的病因病機較為複雜,是虛、火、風、痰、氣、血互相影響的結果,故凡氣虛、氣鬱、氣逆及痰濁、瘀血莫不相關。其病機則以暴怒血菀或氣虛血滯最為常見。

針灸治療本證,最早載于《靈樞‧刺節真邪》篇,認為「大風在身」,宜用針「瀉其有餘,補其水足」,促使「陰陽平復」。歷代,尤其是宋以後醫籍,對針灸預防和治療中風有大量載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中風證大體相同于現代醫學所稱之急性腦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腦血管病和缺血性腦血管病。

【辨證分型】

中臟腑

(一)閉證

多因風火內閉、痰熱郁阻所致。證見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大小便秘,面赤氣粗,喉中痰鳴,肢體強痙,脈滑,舌紅苔黃。

(二)脫證

真陰衰微,元陽欲脫,陰陽有離決之勢。證見猝然昏倒,目合口張,手撒肢冷,面色蒼白,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脈細欲絕,舌萎。

中經絡

系因絡脈空虛,風邪入中。證見突然口角歪斜,手足麻木,語言不利,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頭痛眩暈,煩躁,脈浮弦或弦細,舌苔薄白。

【治療】

中臟腑

(一)閉證

1.治則:清熱豁痰、熄風開竅。

2.處方:十宣、水溝、豐隆、太衝、勞宮。

3.方義:十宣為經外奇穴,點刺出血以泄熱宣閉;水溝,醒腦開竅;勞宮,瀉火清心。脾胃乃生痰之源,取足陰明別絡豐隆,通調脾胃二經氣機,蠲化痰濁;太衝,足厥陰之原,肝脈上達巔頂,瀉太衝則可降肝經逆氣平熄上亢之陽。

4.治法:先以三棱針點刺十宣,擠出血數滴。繼刺人中,針芒向上,深刺及齒,反覆運針施瀉法,然後再刺其他各穴,均用瀉法,留針至神志清醒,留針期間宜間斷持續運針。

(二)脫證

1.治則:益陰回陽、扶正固脫。

2.處方:神闕、關元、足三里。

3.方義:神闕位於臍中,屬任脈,乃真氣之所繫,用以救垂危之陽;關元為三焦元氣所出,聯絡命門真陰,為陰中有陽之穴,元陽外脫,補陰以救陽;足三里為胃合,可資助生化之源,化生氣血,扶正固脫。

4.治法:神闕隔鹽灸,壯數不拘,以神清脈回為度。關元、足三里施補法留針,關元可在針柄上以艾卷灸之。留針時宜作間斷刺激。

中風閉證脫證,如針灸療效不顯亦宜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醫療法。

中經絡

1.治則:疏經通絡,調和氣血

2.處方:肩髃、曲池、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衝陽、崑崙。口歪加地倉,語蹇加廉泉。

3.方義:本證系風中經絡,風屬陽邪,多犯陽經,故以取手足陽經腧穴治療為主。又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且有調節脾胃之功能,故在陽經腧穴又著重選用陽明經穴位,以更有效地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癱瘓肢體恢復的作用。

【古方輯錄】

《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刺督脈水溝一穴…針入四分,次針足陽明頰車二穴…針入四分,得氣即瀉」;「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昏危者,針百會,風池…針入七分,大椎…針入五分,肩井…只可針入五分,曲池…,間使…針入三分,(足)三里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盡風氣,神清為度」。

《乾坤生意》(轉引自《針灸大成》):「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滯,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棱針,刺手十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

《景岳全書‧雜證謨‧非風》:「灸非風卒厥危急等證:神闕,用淨鹽炒干,納于臍中令滿,上加厚薑一片蓋定,灸百壯至五百壯。愈多愈妙,薑焦則易之。」

《玉龍經》:中風半身不遂,先于無病手足針,宜補不宜瀉,次針其有病手足,宜瀉不宜補。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井、環跳、血海、陰陵泉、陽陵泉、足三里、絕骨、崑崙。

《針灸聚英‧雜病歌》:半身不遂患偏風,肩髃、曲池、列缺同,陽陵泉兮手三里,合谷、絕骨、丘墟中,環跳、崑崙、照海穴,風市、三里、委中攻。

上一節 淋證
小便不禁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