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郁證,系指以心情抑鬱、胸脅脹悶、情緒不寧,或易怒欲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阻為特徵的一種病證。《內經》有關於五氣之郁的論述,歷代醫家雖有對本證多有記載,但首先明確採用郁證為病證名稱者見於明‧虞摶之《醫學正傳》。

本病多因情志內傷,或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或憂愁思慮,脾失健運;或七情過極,心失所養,致氣機郁滯而為病。

針灸治療,以宋明時期的醫著載述較多,如《扁鵲心書》、《神應經》、《針灸大成》等。

現代西醫學之癔病、神經衰弱等神經官能症、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可歸屬本病證。

【辨證分型】

(一)肝氣鬱結

精神抑鬱,情緒不寧,胸脅脹痛,脘悶噯氣,大便不調,脈弦,苔薄膩。

(二)痰氣鬱結

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脇肋脹痛,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脈弦滑,苔白膩。

(三)心脾兩虛

多思善疑,頭暈神疲,心悸膽怯,失眠健忘,面色不華,脈細,舌淡苔薄白。

【治療】

(一)肝氣鬱結

1.治則:疏肝理氣解鬱。

2.處方:肝俞、太衝、內關、印堂。

3.方義:取肝之背俞及肝經之原穴肝俞、太衝,意在疏理肝氣,解除郁滯;郁為氣病,治當順氣寬中,故加內關,以寬胸理氣暢中;印堂,可定神醒腦。

4.治法:均用瀉法,印堂宜斜刺向下,透面針之心區。

(二)痰氣鬱結

1.治則:滌痰理氣解鬱。

2.處方:百會、豐隆、三陰交、天突、內關。

3.方義:百會,有化濁開竅之功,為治神志病之要穴;豐隆,系治痰之驗穴,取之以滌痰濁、通經絡;三陰交,健脾胃,增強祛痰化濁的作用;天突,宣暢局部氣機;內關順氣寬中。

4.治法:三陰交用補法,余穴均採取瀉法。

(三)心脾兩虛

1.治則:補心益脾寧神。

2.處方:心俞、神門、脾俞、足三里、三陰交、安眠。

3.方義:背俞乃臟腑之氣輸注于背部之特定部位,故取心俞,脾俞以補益心脾;神門為心經之原穴,合胃經之合穴足三里,脾經之三陰交,更可加強補心脾、益氣血、寧神志的作用;安眠為近人總結之治神志病的驗穴,有鎮靜安眠之效。

4.治法:安眠穴平補平瀉,余穴用補法。

【古方輯錄】

《神應經》:煩悶不臥:太淵、公孫、隱白、肺俞、陰陵泉、三陰交。

《針灸大成》:健忘失記:列缺、心俞、神門、少海。…憂愁思慮,內動于心,外感于情,或有痰涎灌心竅,七情所感,故有此症。復刺後穴:中脘、三里。

上一節 癇證
癃閉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