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狂證系精神失常之病證,以狂躁打罵、動而多怒為主證。狂證病名首見《內經》。如「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

狂證多因先天秉賦不足,繼受惱怒驚恐所致。肝火過旺,影響及脾,脾氣不伸,運化無權,痰濁內生,痰火交結,郁于胸膈,上擾神明,蒙閉清竅而發病。

狂證的針灸治療,《靈樞‧癲狂》篇曾專作論述,提出針、灸、刺血等法救治,如「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

現代醫學中之精神分裂症、躁狂型精神病等可歸屬於本證範疇。

【辨證分型】

(一)痰火上擾

本型多先有煩躁頭痛,目赤面紅,繼而突然狂亂無知,逾屋上垣,罵詈叫號,打人毀物,不食不眠,脈象弦大滑數,舌質紅絳,苔黃膩。

(二)陰虛火旺

狂病日久,病勢較緩,精神疲憊,時而躁狂,情緒焦慮,多言善驚,形瘦面紅,五心煩熱,脈細數,舌質紅,少苔或無苔。

【治療】

(一)痰火上擾

1.治則:清心滌痰,潛陽泄火。

2.處方:定神、豐隆、勞宮、大椎。

定神位置:人中溝下1/3與中1/3交界處。

3.方義:定神為經外奇穴,可開竅定神;勞宮乃心包經之滎,清心定志;豐隆,祛痰化濁;大椎清熱潛陽而能醒腦。五穴共用,降肝火祛痰濁,醒心神鎮狂越,標本兼顧,內外同治,以竟全功。

4.治法:定神宜斜刺向上1~1.5寸,平補平瀉持續運針2分鐘,留針,并作間斷運針。湧泉穴,以艾卷雀啄法溫灸,余穴均用瀉法,針刺深度宜適當加深,施強刺激,亦留針。

(二)陰虛火旺

1.治則:滋陰降火,安神定志。

2.處方:湧泉、太衝、三陰交、神門。

3.方義:狂症日久,真陰內耗;心神不寧,故選足少陰井穴湧泉滋陰降火,輔以太衝增加降火之效。三陰交配神門可養心陰、清心火、寧心神。

【古方輯錄】

《千金備急要方‧卷十四》:狂邪發無常,被頭(即披髮)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語,灸間使三十壯。

《針灸資生經‧第四》: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勞宮、大陵、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欷,喜笑不止。

《扁鵲心書‧卷中》:風狂:…言語無倫,持刀上屋,治法:先灌睡聖散,灸巨闕二三十壯;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壯。

《雜病歌‧心邪癲狂》:湧泉一穴與心俞,登高而歌攝衣走。

《針灸大成‧卷九》:發狂,不識尊卑:曲池、絕骨、百勞、湧泉。

上一節 腰痛
癇證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