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喘證,指以呼吸急促、張口抬肩,甚則昏厥痰壅,唇肢青紫為特徵的一種病證。在現存文獻中,《黃帝內經》最早記載了喘的名稱、症候及病因病機。

喘證的病因甚多,其病機亦頗複雜,有因外感溫熱毒邪,熱灼肺金,阻遏肺氣,失與肅降,上逆而喘;或系恣食肥甘,嗜酒傷中,致脾不健運,痰濁內生,壅阻肺氣,氣逆喘息;亦可因七情過極,肝氣橫逆于肺,肺氣不得肅降,上逆致喘,或久咳不已,或痰熱久羈,或水飲內停,或久病不愈,引起精氣內虛,肺氣失肅、腎失攝納。

本證的針灸治療,在《素問‧臟氣法時論》中已有記述:「肺病者,喘咳逆氣,…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後世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資生經》、《針灸聚英》、及《神灸經綸》中均有記載。

現代醫學中,喘息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等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呼吸迫促或呼吸困難,都可歸于喘證範疇。

【辨證分型】

(一)實喘:喘急胸悶,聲高息粗,不得平臥。如屬熱毒外襲,高熱面赤,煩躁不安,喘促氣急,呼吸粗大,脈象洪數,舌質紅絳;如屬痰濁阻肺,喉間痰嗚,胸中窒悶,噁心納呆,口唇青紫,脈滑,舌苔白膩;如屬肝鬱傷肺,發病急劇,多有精神因素,咽中不適,失眠心悸,脈弦苔薄。

(二)虛喘:病久肺腎虧虛,證見氣息短促,語言無力,動則汗出,神疲肢冷,脈細數或沉細。

【治療】

(一)實喘

1.治則:宣肺平喘。

2.處方:膻中、肺俞、天突;熱毒加尺澤,痰濁加豐隆,肝鬱加期門。

3.方義:氣會膻中,取其順氣降逆;肺俞能宣肅肺氣,天突,陰維與任脈會,是調氣平喘之效穴。如屬熱毒犯肺,加肺經之合尺澤,能清肺氣而泄邪熱;痰濁阻肺者,加豐隆以祛化痰濁;肝鬱傷肺,配肝之募穴期門,疏肝利氣。

4.治法:均用瀉法。肺俞穴,針後加拔罐。天突穴先直刺至觸及氣管外壁後,循外壁向下刺1寸左右,以基本手法先激發出咽部發緊阻塞樣不適針感,再施瀉法。均留針至喘平或明顯好轉。留針期間反覆給予間斷運針。

(二)虛喘

1.治則:扶正培本。

2.處方:肺俞、腎俞、膏肓、太淵、足三里。

3.方義:肺俞、膏肓旨在補益肺氣,腎俞可溫熙腎陽,太淵為肺之原穴,配五行屬土,肺為金,取「虛則補其母」之意,足三里可調補脾胃,以資生化之源,使水蝶賰L上歸于肺。

4.治法:均用補法。肺俞、膏肓及腎俞針後加灸,用艾條溫和灸,或無疤痕直接灸法。

【古方輯錄】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四》:膻中:…治肺氣咳嗽,上喘。

《針灸資生經‧第四》:天突、華蓋主喘暴;肺俞療肺喘。

《針灸聚英‧卷二》:喘:有痰、氣虛、陰虛,灸中府、雲門、天府、華蓋、肺俞。

《神灸經綸‧卷三》:諸喘氣急:天突、璇璣、華蓋、膻中、乳根、期門、氣海。

上一節 咳嗽
哮證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