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常見證候之一。早在《內經》已對本證之成因、症狀、症候分類及治療均有較系統論述。

本證病因,或由外邪侵襲,肺衛受感,肺失宣降,致肺氣上逆發為咳嗽;或由內傷,肺臟虛弱,或他臟有病累及于肺,如脾虛生痰,上漬于肺;腎陰下虧,虛火上炎,灼傷肺陰等,均能引發本證。

針灸治療咳嗽,在《內經》中即有多處記載,如《靈樞‧五邪》云:「邪在肺…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椎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至《針灸甲乙經》,進一步提到,應針對不同症狀,取用不同穴位。《備急千金要方》還載述了一種艾薰之法,治療咳嗽,方法是「以熟艾薄薄布紙上,紙廣四寸,後以硫黃末薄布艾上,務令調勻,以荻一枚,如紙長,卷之作十枚。先以火燒纏下去荻。煙從孔出,口吸煙,咽之取吐,止。」《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在後代的醫著,如《針灸資生經》、《醫學綱目》及《神灸經綸》等,都有大量記載。

現代西醫學之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及肺結核等疾病所出現之咳嗽,均可歸屬本證。

【辨證分型】

(一)外邪犯肺

咳嗽不止,風寒者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涕,形寒無汗,頭痛發熱,脈浮緊,苔薄白;風熱者咯痰色黃,身熱頭痛,脈浮數,苔薄黃。

(二)內傷咳嗽

咳嗽時作時止,如痰濕侵肺,痰多粘稠易咯,胸脘痞悶,胃納減少,脈濡滑,舌苔白膩;如為肺腎肺虛,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或咯血,脈細數,舌紅少苔,可伴潮熱盜汗,五心煩熱。

【治療】

(一)外邪犯肺

1.治則:散寒清熱,宣肺化痰。

2.處方:肺俞、列缺、合谷。風寒加風門、風池;風熱加大椎、曲池。

3.方義: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手太陰與手陽明相表裡,故取肺之絡列缺,大腸經之原合谷,原絡相配,散風祛邪,宣肺解表;加肺俞,更助宣肺止咳之力。風門為風寒入侵的門戶,配風池可疏風散寒;大椎、曲池重在祛散風熱。

4.治法:上穴均用瀉法強刺激,風門可針後加灸,大椎宜針後拔罐。

(二)內傷咳嗽

1.治則:健脾化痰,養陰潤肺。

2.處方:天突、肺俞、太淵、身柱、膻中。痰濕侵肺加脾俞、足三里;肺腎陰虛加腎俞、膏肓。

3.方義:天突、太淵,清肺止咳;肺俞、身柱,宣肺止咳。痰濕侵肺,取脾俞、足三里以健運中焦之氣,使氣行津布,痰濁自化,肺臟可安;肺腎陰虛,取膏肓補肺陰而潤燥金,腎俞滋腎水以降虛火。

4.治法:每次取4~5穴。天突穴在針刺時,先與水平成15度交角平刺,入皮後緩緩送針,至針尖如覺抵觸硬物,即為氣管,略退0.1~0.2寸,改向下橫刺,在胸骨柄後緣和氣管前緣之間,慢慢進針,刺入1~1.5寸,以得氣為度。肺俞、身柱,進針後用呼吸補法,膻中、腎俞用灸法,肺俞亦可針後加灸。四肢穴用針刺,平補平瀉,留針15~30分鐘。

【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之九》:咳逆上氣,唾喘短氣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

咳逆煩悶不得臥,胸中滿,喘不得息,背痛,太淵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惡冷痰,灸肺俞五十壯。

上氣氣閉,咳逆咽冷,聲破喉猜猜,灸天瞿五十壯。一名天突。

《丹溪心法‧卷二》:治嗽灸:天突穴、肺俞穴,大瀉肺氣。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六》:治咳嗽:身柱(三分,瀉三吸。)、至陽(三分,補三呼)。不已,再取後穴:肺俞(寸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瀉六吸。寒痰紅痰,俱是虛補實瀉)。又法:風門(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

《針灸大成‧卷九》:久嗽不愈:肺俞、三里、膻中、乳根、風門、缺盆。

《神灸經綸‧卷三》:咳嗽:丹田、膻中、身柱、列缺、天突、俞府、華蓋、乳根、風門、肺俞、至陽。

久嗽不愈:將本人乳下約離一指許,有低陷之處與乳直對不偏者,名直骨穴。如婦人,即按其乳頭直向下,看其乳頭所到之處,即是直骨穴位。灸艾三炷,艾炷如赤豆大。男灸左,女灸右,不可差錯。

上一節 驚悸、怔忡
喘證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