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痹證是一種以肢體、關節等處酸痛、麻木、重著及屈伸不利等為主要症候的病證。痹的病名,最早見於《內經》,如《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其病因病機,或因風寒濕熱之邪,乘虛襲入人體,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或痰濁瘀血,阻于經隧,深入關節筋脈,皆可以發病。

針灸治療痹證,《素問‧痹論》亦已提出:「痹,…以針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之後,《針灸甲乙經》載有各種性質及不同部位痹痛的針灸治療。而《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資生經》、《針灸大成》等醫著中皆有針灸治療風痹、歷節及四肢關節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的豐富資料。

現代西醫學中的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某些神經痛,均可歸屬於本證。

【辨證分型】

(一)風寒濕痹

關節疼痛酸脹,不紅不腫,或但腫不紅,局部畏寒,遇寒加劇,得溫則減,面色少華,形寒怕冷,口淡不渴,脈濡細遲,舌淡或有齒痕,苔薄白或白膩。

(二)風熱濕痹

關節紅腫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按之□熱,喜涼惡熱,皮膚可見紅斑,伴有全身發熱,汗出,疲乏,頭昏,心煩口渴,尿黃便干,脈滑數,舌紅苔黃燥或黃膩。

(三)痰瘀痹阻

痹證日久,病情加重,關節疼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關節呈梭形腫脹或呈鶴膝狀,屈伸不利,關節周圍筋肉僵硬,皮色紫暗,壓之痛甚,皮下可觸及硬結,伴面色晦滯,脈細澀,唇舌暗紅或有瘀斑點,苔白膩或厚膩。

【治療】

(一)風寒濕痹

1.治則:散寒除濕、祛風通絡。

2.處方:(1)局部取穴:肩關節:肩髃、肩髎、巨骨、曲池;肘關節:曲池、尺澤、曲澤、少海、手三里;腕關節:陽池、陽溪、大陵、合谷、外關;掌指關節:八邪、合谷、三間;指關節:四縫;髖關節:環跳、居髎、陽陵泉;膝關節:內外膝眼、梁丘、委中、膝陽關、曲泉、陽陵泉;踝關節:崑崙、太溪、解溪、丘墟、然谷;跖趾關節:八風、內庭、太衝;脊柱關節:大椎、身柱、腰陽關、相應病變局部的華佗夾脊穴。(2)全身取穴:大椎、氣海、關元、神闕。

3.方義:陽虛氣弱,內外不固,風寒濕邪侵襲,發為風寒濕痹,故取關元、氣海、神闕,以壯元陽益元氣;大椎乃手足三陽督脈之會,既能祛散外感之邪,又能調和諸陽經之氣機。關節局部及周圍的腧穴,均有活血通絡,祛風散寒之功。局部與整體相配,標本同治,以達扶正祛邪之效。

4.治法:關元、氣海、神闕但灸不針,余穴用平補平瀉法。針後可加艾條懸灸。

(二)風熱濕痹

1.治則:清熱祛風,除濕通絡。

2.處方:(1)局部取穴同風寒濕痹;(2)全身取穴:大椎、身柱,曲池。

3.方義:本型系風濕熱邪乘虛外襲,或風寒濕痹延久化寒,先瀉大椎、身柱、曲池以清熱祛風除濕;再瀉病變關節部腧穴,以清泄局部風濕熱邪,並能通調經絡,行氣活血。

4.治法:先針大椎、身柱、曲池,中強刺激瀉法,不留針。後針病變關節周圍腧穴,用輕刺激瀉法,出針時搖大針孔。遠離病灶循經選穴,用中強刺激瀉法,間歇留針10~15分鐘。

(三)痰瘀痹阻

1.治則:祛痰化瘀,瀉血通絡。

2.處方:(1)局部取穴同風寒濕痹;(2)全身取穴:膈俞、脾俞、血海。

3.方義:痹症日久,由氣入血,氣滯血凝,痰瘀形成,故瀉膈俞、血海活血化瘀,脾俞健脾化痰。局部穴位均有通經活血,消瘀利絡的作用。

4.治法:脾俞、膈俞、血海均用瀉法,不留針。關節局部穴位進針後稍搖大其針孔,然後再深入,使針尖達于骨的附近,稍加提插,出針時再搖大其針孔,令其出血。遠離關節循

經所取位穴用強刺激瀉法。若指(趾)關節呈梭形腫脹,可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古方輯錄】

《靈樞‧四時氣》: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針灸甲乙經‧卷十》:膝中痛取犢鼻,以園利針,針發而間之。

足不熱痛不能久坐,濕痹不能行,三陰交主之。

膝內廉痛引髕,不可屈伸…膝關主之。

骨痹煩滿,商丘主之。

《類經圖翼‧十一卷》:受濕手足拘攣:曲池、尺澤、腕骨、外關、中渚。

白虎歷節風:膝關。

足腕腫痛:解溪、丘墟。

《醫學綱目‧卷之十二》:白虎歷節風痛:兩踝尖(在內外兩踝尖灸之)。渾身疼痛,往來上下無常:陽輔。如足跟不得履地:風池。如膝蓋腫起:曲池(一寸半)、陽陵泉(一寸半)。

《針灸聚英‧卷四下》:風痹尺澤陽輔區,身寒痹治曲池穴,列缺環跳與風市,委中商丘及中封,再兼臨泣八穴攻。

痛風、風熱、風濕、血虛有痰、針百會、環跳。

上一節 筋惕肉瞤
漏肩風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