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疾病防治 » 病證辨治 » 內科病證 » 筋惕肉瞤
【內容】

筋惕肉瞤:是指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動的一種病症。

關於本症的病因病機,多認為系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氣血化源不足,肌肉筋脈失養,或脾失運化,濕聚成痰,阻滯陽明經脈而致。亦與風寒稽留,肝腎不足等有關。治療上多用健脾益氣,滋補肝腎,通經活血之法。

針灸治療本病,在古籍中首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提到「承泣主目瞤動與項口相引」。之後,在《針灸資生經》、《普濟方》及《針灸大成》等書中都有提及。其中,《針灸資生經》描述甚為形象,指出其臨床表現為「目翳,面葉葉動牽口眼」,《普濟方》則有多條條目涉及本病的針灸治療。

本病證與現代西醫學之面肌痙攣相當。

【辨證分型】

(一)風寒稽留

多繼發于面神經麻痹,初見耳後疼痛,繼則口眼歪斜,于口眼歪斜同時,出現眼瞼痙攣或口角牽動,面部拘緊或壓痛。脈平或沉細,苔薄白。

(二)氣血虧虛

面部肌肉跳動或抽搐,伴氣短乏力,面色不華,納呆便溏,頭暈自汗,夜寢欠安。脈虛弱,舌質淡而舌體胖大,邊有齒印。

(三)肝腎阻虛

面部抽動或跳動,頭暈耳鳴,急躁易怒,失眠多夢,月經不調,抽動與情緒變化有關。脈弦細而數,舌紅少津。

【治療】

(一)風寒稽留

1.治則:祛除風寒,疏通經絡。

2.處方:外關、風池、顴髎、巨髎,完骨。

3.方義:外關為手少陽之絡,通於陽維,風池為手足少陽、陽維之會,而完骨為足少陽、太陽之會。三穴相配可疏散少陽、陽明之風寒,顴髎、巨髎,則可疏調局部之氣血。風寒祛、筋脈舒,故痙攣可解。

4.治法:外關用行氣法,其方法為:首先要求環境安靜,溫度保持在20~25℃左右,醫患雙方須保持心境寧靜,患者寬衣松帶。先28號或30號毫針,于患側穴區迅速進針,約5分深,針尖略向心方向斜刺,四周探尋至得氣感後,輕微快速振顫,催氣,使氣至面部,并用慢提緊插之法約1分鐘,予以留針20分鐘,每隔5~10分鐘,運針1次,方法相同。顴髎、巨髎二穴用瀉法,刺激宜略強,留針,完骨穴和風池穴均取患側,以左手食指壓其穴之下方,右手進針1.5寸至2寸,得氣後催氣至同側眼周,再用力推納之,同時引丹田之氣至右手食指,意念貫注于風池穴1分鐘。然後出針。

(二)氣血虛弱

1.治則:健脾益氣,養血止痙。

2.處方:合谷、脾俞、氣海、章門、足三里、四白。

3.方義:脾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取脾俞、章門為之俞募相配,以治其本;氣海,為生氣之海,補之以贊助元氣;合谷、足三里為手、足陽明之原、合穴,取之可補中益氣。四白是足陽明經腧穴,又位於病變之局部,能通調經氣。上穴合用,使元氣精血充盛,自能止痙熄風。

4.治法:合谷穴用行氣法,法同上。余穴均用補法。

(三)肝腎陰虛

1.治則:滋補腎陰,平肝熄風。

2.處方:內關、太溪、太衝、顴髎、百會。

3.方義:太溪為足少陽經之原穴,取之滋水益腎,而治其本;太衝,為足厥陰經之原穴,可平肝熄風;百會、內關,意在安神止痙,顴髎系局部取穴。

4.治法:內關用行氣法,法同上。太溪用補法,太衝用瀉法,余穴平補平瀉。

【古方輯錄】

《針灸資生經‧第六》:巨髎,治口歪。

顴髎,治口歪眼翳動。

承泣,治口眼歪斜,目翳,面葉葉動牽眼。

《普濟方‧卷四百十九》:治口眼瞤動。穴顴髎。

治偏風口噤…眼瞤動不止,病右治左,左治右。穴地倉,承漿(艾如粗釵腳大。若口轉□,灸七壯愈)。

上一節 口噤不開
痹證 下一節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