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內容】

痢疾是指以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赤白為特徵的病證。《黃帝內經》將本病稱為「腸辟」或「赤沃」。

痢疾的病因,多為外感濕熱、疫毒之氣,內傷于生冷不潔之食,損及脾胃、腸腑,致濕熱蘊積,臟氣受阻。濕熱疫毒之氣,交蒸于內,熏灼腸道,脈絡受傷,氣血凝滯,化為膿血。其中,感于疫毒者,發病更為急重,熱毒熾盛可蒙蔽清竅,動風驚厥,甚至可出現外脫內閉之危候。亦可因七情內傷或食入穢濁,積滯腸中,傳導失常所致。

本證的針灸治療首見於《針灸甲乙經‧卷十一》:「腸辟泄切痛,四滿主之。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後世如《針灸大成》、《針灸聚英》及《神灸經綸》等均有記載。

本病證相當於現代醫學之急性菌痢、結腸炎等。

【辨證分型】

(一)濕熱痢民

濕熱之邪壅滯腸腑。症見其熱不揚,腹痛,瀉下赤白,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脈濡數,舌紅苔黃膩。

(二)寒濕痢

下痢白多赤少,或為純白粘凍,脘腹痞悶,口淡不渴,形寒畏冷,脈濡緩,舌苔白膩。

(三)疫毒痢

疫毒之邪熏灼腸道。症見腹痛劇烈,裡急後重,痢下鮮紫膿血,發病急驟,壯熱口渴,頭痛煩躁,甚至昏迷痙厥,舌質紅絳,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

【治療】

(一)濕熱痢

1.治則:清熱燥濕止痢。

2.處方:合谷、上巨虛、天樞、內庭。

3.方義: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原,配大腸之募天樞,大腸之下合穴上巨虛,合而可通調大腸腑氣,因痢疾病位在大腸,腑氣一調,即能濕化滯行;內庭為足陽明之滎,用以清泄腸胃之腑熱。

4.治法:均採用瀉法。

(二)寒濕痢

1.治則:溫脾化濕止痢。

2.處方:上巨虛、天樞、氣海、足三里。

3.方義:上巨虛、天樞重在通調大腸腑氣;氣海、足三里旨在健脾胃、益中氣。氣調則濕化,腸腑通則滯行痢止。

4.治法:針用平補平瀉法,後腹部穴加灸。

(三)疫毒痢

1.治則:清熱解毒止痢。

2.處方:天樞、足三里、曲池;抽搐不止加太衝、陽陵泉,高熱神昏加水溝、委中,厥脫加關元。

3.方義:天樞,清熱毒而通腑氣;足三里,調脾胃而解陽明氣分之熱毒;曲池乃手陰明大腸經之合穴,泄腸熱、涼營血。如熱毒熾盛引致風動抽搐,則刺足厥陰之原太衝以熄風,筋會陽陵泉以止搐;熱毒蒙閉清竅而現神昏譫語,此時宜急取血郄委中瀉血中之熱,人中以開竅醒腦;如因熱毒過于耗氣傷陰,致正不勝邪有厥脫之狀者,須取關元大炷重灸以益陰回陽固脫。

4.治法:天樞、足三里、曲池均施涼瀉法,應據病人情況,適當加大強度。委中以三棱針刺血,神闕隔鹽灸。人中、太衝、陽陵泉宜用瀉法,須持續較長時間運針,直至症狀有所改善。另外,當本證出現神昏驚厥等證時,在取穴和治法上可參考「昏迷」、「痙證」、「厥證」等。值得指出的是,疫毒痢甚為危重,需要中西醫療法協同搶救。

【古方輯錄】

《針灸聚英‧卷二》:瀉痢:氣虛兼寒熱、食積、風邪、驚邪、熱濕、陽氣下陷、痰積,當分治。瀉輕痢重,陷下則灸之。脾俞、關元、腎俞、復溜、腹哀、長強、太溪、大腸俞、三里、氣舍、中脘。

《針灸大成‧卷九》:赤白痢疾,如赤:內庭、天樞、隱白、氣海、照海、內關;如白,裡急後重,大痛者:外關、中脘、隱白、天樞、申脈。

《神灸經綸‧卷三》:「裡急後重:下脘、天樞、照海;赤白痢:長強、命門」。

上一節 胃脘痛
霍亂 下一節

expand_less